横沥村尾村因地制宜挖掘优势资源,走出了一条和美乡村发展新路径
东莞+-横沥视窗 2024-06-15 13:33:43

夏日暖阳下,村民们正沿着荷塘散步休憩,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打闹,老人们在活动中心闲话家常……现在的横沥镇村尾村,旧貌换新颜,一步一景皆入画,新变化让村民欣喜不已,日渐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村尾村因地制宜,挖掘优势资源,做强村域经济,撬动乡村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和美乡村发展新路径。

村尾村因地制宜,挖掘优势资源,做强村域经济,撬动乡村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和美乡村发展新路径。

筑牢绿美格局

绘就和美画卷

仲夏时节,漫步在村尾村的荷塘边,习习清风迎面拂过,放眼望去皆是荷花,或含苞待放或竞相盛开,形态各异,各美其美。碧绿的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千姿百态,构成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悦色”。

荷塘边的德兴园,沿线可以看到“荷裳影室”“荷塘书画舍”“莲塘邮舍”村尾曲艺中心,一个个充满绿意、自然和谐、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展现在眼前。这是村尾村结合本村姓氏“叶”打出的“荷塘叶色”文化品牌,如今公园成为村民茶余饭后常去之地。“每天晚上,家人都喜欢在这公园里逛一圈,沿着小道漫步,惬意极了!”家住村尾村的陈先生兴奋地说。

村容村貌是村庄形象的重要体现,更是区域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乡村建设水平的直观表现。“如今的村尾村,内街小巷干净平坦,街头小景整洁美丽,停车位整齐划一,墙绘充满传统气息,塑造了美丽乡村肌理,村尾村已经变成了崭新模样。”村尾村党委书记叶茂权表示。

近年来,村尾村下足“绣花”功夫,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去年以来,村尾村更是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四小园”建设等工作,实现村容村貌整体蝶变升级。

在推进人居环境风貌再提升方面,村尾村重点打造占地418亩的“村尾生态园”,与仁和水整治连成一片,建成集休闲、娱乐及观光、吸氧的生态园。另外,计划对龙子路村委会路段至村史馆路段开展建筑外立面改造,通过对旧建筑外立面统一提升,达到视觉统一。

打造文化品牌

厚植民生底色

说起正月二十“何大仙诞”,相信很多横沥人都不会陌生。村尾村立村至今680多年,“何大仙诞”庆典活动迄今有三百多年历史,是村尾淳朴厚德、勤劳好客的生动见证与悠远传承。近些年,“何大仙诞”节日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参加,助力村尾村文旅蓬勃发展。

“何大仙诞”只不过是村尾村积极打造自身文化品牌的生动写照之一。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村尾村因地制宜,积极打造“荷塘叶色”“何大仙诞”“粤剧文化”三个品牌,广泛宣传“太平楼”“麻石巷”等特色传统文化,盘活本村特色资源。同时,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大力倡导和推动全民志愿服务,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营造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团结和睦、崇尚向善的浓厚文明乡风。

聚焦“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村尾村大抓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将民生实事抓出亮点、抓出成效。譬如,推动小公园及周边升级改造,强化路面整治,建设全市首家普惠性托育机构,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无人带”困境……村尾村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文化活动、关爱帮扶等举措强化提升服务,该村的乡村治理得到了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接下来,村尾村将继续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重点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解决“停车难”,把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打造幸福和谐新村尾。

产业攀高向“新”

挺起发展“脊梁”

在村尾村桃园二路,横沥镇怡合达智能制造供应链华南中心二期项目施工工地上,吊车高空挥舞长臂、施工机械开足马力、运输车辆穿梭其中,不少建筑工人在“钢铁丛林”中来来往往……

产业兴村,发展添动能。近年来,村尾村积极探索发展产业、盘活资产、合作开发等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促进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数据显示,2023年村集体总资产、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集体经济纯收入分别为25653万元、3372万元、2875万元,同比增长6.03%、17.30%、22.35%,实现村集体各方面“提速”发展。

在着力提升传统村落“颜值”的同时,村尾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魅力值”,在企业周边建设休闲区、小公园,配套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宜行宜居、生活便利为吸引力,更加坚定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极大提升村尾商贸服务业。

精心筑“巢”,待“凤”来栖。良好的环境效益,再次证明“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村尾村先后引进8个重大项目落户,7家企业增资扩产。叶茂权说:“村尾村将加快推动怡合达、华庄、泰亮等7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双和、耀益、锦宏等3个项目早日达产。”

为继续推动村集体资产稳健增值,村尾村一方面全力优化环境,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员”的角色;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切实拓展与优化发展空间。接下来将加速改造20亩旧厂房和盘活30亩用地,将这50亩作为工业投资、集体增收增长点,全力以赴招引大项目。

在现有的经济效益基础上,实行全民招商、以商引商,保障现有10多万平方米集体物业的出租率。叶茂权透露,鉴于村尾片区人流物流较旺,市场主体3000多家,村委会将进一步理清思路,在商贸服务业、市政服务等方面提升品质、创造效益,奋力构建经济强、社会稳、民生优、环境美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文字:袁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