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结束
考生们终于“解放”啦
马上从“紧张备考模式”
转换成“狂欢放松模式”
但需要谨记
安全第一
此时更是
虚假信息发布和涉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
不法分子正蠢蠢欲动
妄图伸出诈骗“黑手”
苦读十年功
诈骗一场空
为此
警方梳理了高考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聚会勿放纵
十二载寒窗苦读熬出头,不少考生如释重负,三五成群、相约聚会十分常见,也曾有不少同学喝得酩酊大醉,造成不良后果。要学会自控,注意“放松不能放纵”。
警方呼吁:大家要把握分寸,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酗酒,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聚会放松。
宅家游戏勿沉迷
考试结束,个别爱玩游戏的同学喜欢通宵达旦玩游戏,极易导致身体不适,且因社会阅历的不足,容易成为骗子下手的对象。
警方呼吁:家长要把握好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而同学们要时刻牢记游戏勿沉迷、便宜切莫贪,玩游戏时也要多留一个心眼,切忌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账号等轻易透露给他人。
出行勿冒险
走出家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很多学子考后放松的首选。
警方呼吁:出门前要将详细行程告知家人,旅途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随身财物证件妥善保管,保持与家人联络,同伴互相照顾、探险不冒险,时刻将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游泳莫欺水
近日气温逐渐升高,游泳成为了一项不错的释压选择,然而释放压力还需理智对待,游泳时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警方呼吁:游泳一定要到室内游泳馆等安全场所进行,切勿私自进入野外危险水域游泳、戏水,一旦发现有人落水,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要盲目下水救援,量力而行,科学施救。
警惕暑期工陷阱
许多学生会利用暑假勤工俭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要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对来路不明的招聘信息要保持清醒头脑。
警方呼吁:对需缴纳培训费、押金的兼职信息要警惕筛选,防止上当受骗。兼职找工作,需增强防范意识,先跟父母商量后再做决定。
警惕“提前查询考分”骗局
高考结束后,骗子会利用家长和考生急于知晓成绩的心理,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手机中的网银等信息便会被链接中的木马病毒窃取。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数百元至上千元的价格查询分数,价格不贵,上当的人还不在少数。
警方呼吁: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中来历不明的链接。
警惕“教育补贴”诈骗
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最易高发。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为由实施诈骗。
警方呼吁:考生及家长在接到此类电话时,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切莫大意轻信陌生人,将个人身份证、银行卡或各类支付账号或者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告知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