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向新力”系列报道①|走进巨冈精工——研发高端数控机床,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
东莞+ 2024-06-13 20:50:05

【编者按】

近年来,作为“产业重镇会展新城”厚街镇,坚持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并结合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布局培育未来产业,践行时代转型变革的生动实践。

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厚街“向新力”系列报道,通过记者赴企业一线走访调研,深入挖掘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亮点成效,阐述东莞厚街镇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敬请垂注!

近年来,厚街镇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后涌现和培育出巨冈精工、时代皮具、鼎泰高科、慕思家具等新质生产力代表型企业,为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厚街力量。

巨冈精工(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今天,记者带着大家一同走进巨冈精工(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冈精工),看看这家企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借“新”突破“卡脖子”技术,成为中国高端数控机床行业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车身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航者。

“小巨人”企业:

实现全链条自主研发

走进巨冈精工的生产车间,一股现代化工业气息扑面而来。一台台高端精密机床设备摆放整齐,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或组装机床,或调试设备,确保机床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巨冈精工始创于2007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数控装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人才战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最早一批研发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体化加工的机床设备工厂。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巨冈精工正迈向高端机床领域,在新兴产业赛道出彩出圈,目前已成为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车身及零部件加工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为蔚来、理想、小鹏、赛力斯、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服务。

▲巨冈精工(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巨冈精工项目总监罗旭忠介绍,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包括与上下游供应链、友商的合作,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及人才引进等,不断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床实现了从内到外全自主研发,并掌握所有包括主轴、刀库、系统、摆头、摇篮等核心技术。

“得益于科技创新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企业实现了市场战略的转变。”罗旭忠表示,以前企业的产品主要在3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运用得比较多,但竞争大,利润率低。现在企业已基本脱离了3C领域,企业90%以上的机床都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实现进口替代

解决行业“卡脖子”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又被称为工业母机,处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伴随新能源造车工艺的提升,大压铸技术让汽车部件化整为零,以往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单元现在只需一次压铸成型,但这类新工艺却给后续加工带来了挑战。

巨冈精工方案应用中心总监唐荣伟介绍,一体化车身最大的零件属后底板,它由70个零件构成变成1个零件,它的体积非常大,并且加工位置非常复杂,需要达到一次性加工完成,这让加工的角度、切削率等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对加工设备的要求更是大为提高。

“在过去,只有进口的设备才能满足这种要求。”唐荣伟告诉记者,为了打破行业壁垒,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巨冈加大研发力度,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寻求突破发展,最终在团队攻坚克难、共同努力下,成功研制出新款的五轴加工中心,能够实现不同工艺的一次性加工完成,并且从效率、精度到稳定性,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产品的总成本,完全实现了进口替代。

目前,巨冈精工在五轴加工的部分细分领域里面成为了行业第一,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以前,国内的机床企业几乎不可能进入到汽车制造领域,因为几乎都被德国、日本企业所垄断,但现在我们不但进来了,而且占了相当大的‘版图’。在整个技术水平与稳定性得到了市场考验,已经完全跟进口设备同台竞技。”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记者了解到,下来巨冈精工将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对总部厂房进行扩建,满足高端设备的需求。

“厚街作为产业重镇,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各方面政策也非常到位,我们还将继续在厚街扎根,助力厚街高质量发展。”唐荣伟对此信心满满。

采用“师徒制”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支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也是东莞企业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巨冈精工”优秀员工最高奖励达10万元

巨冈精工副总经理林翠梅介绍,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在企业落地落实,从2007年成立至今,该公司一直贯彻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积极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不仅与高校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企业完善“师带徒”等培养机制和奖励机制,设立创新提案奖、发明专利奖、优秀员工奖等奖励政策,根据员工的贡献程度,优秀员工最高奖励达10万元。并定期举办技能学习、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工人技能水平、激发创新活力。目前,企业共有产业工人380余人,其中90%以上为高素质技术人才。

林翠梅获评市最美创业女性(左一)

林翠梅告诉记者,多年来巨冈精工采取“师带徒”的机制,提高新晋员工的技能和效率,同时鼓励员工参加技能等级认证,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企业还设立创新提案奖、发明专利奖、优秀员工奖等奖项,提高员工队伍的创新积极性,推动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前,巨冈精工已建成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多轴小型数控智能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并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高速五轴加工中心”等35项专利授权,其中包括发明专利16项,另外还取得了5项软件著作权。

正因为有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支撑,巨冈精工生产的机床实现了全链条自主研发,并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

文字:资深记者 吕晓敢 图片:吕晓敢 通讯员 厚街宣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