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变化,季节更替,我们的身体也在跟随着季节调整。夏至将至,市民常常会感到炎热、疲惫。想要应对这种情况,消除炎热感,少不了准备一些看起来消暑解腻的小糕点,养眼又健康。
糕点的“糕”与“高”同音,也代表着积极向上,快乐高兴的含义,这满怀希望的寓意也为炎炎夏日添加活力,让大家健康身心度过夏天。

夏季DIY糕点,可选清新解腻食材
6月的东莞,天气渐热,在周末午后,做上一道安神养心、消暑解腻的小甜品,能够撑起盛夏好心情!
绿色拟人款的豆沙包、竹炭抹茶糕点……各种清凉造型的糕点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营养丰富,还是夏日解暑佳品。而这些糕点除了能买到,也有心灵手巧的市民尝试DIY。谭小姐是东莞的烘焙爱好者,这个夏天她带着孩子们,用自己的“手艺”和创意,完美复刻了外形可爱的拟人造型馒头。

“这个点心的制作很方便,只需要一个小时。”谭小姐说,备料比较耗时,但是真正制作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她表示,在食材选择方面,应以清新解腻的食材为主,例如,竹炭、抹茶等都是比较适合当下气候特点,是推荐家庭制作糕点的食材。
她特别提醒道,如果想尝试DIY这款糕点,制作方法也不难,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她比较建议从最简单和基础的学起,不必追求过于复杂的馅料调配,更注重造型的完整即可。
传承传统美食,传递生活爱意
“我觉得做美食吃更是一种爱的传递。”谭小姐回忆说,爷爷以前是水手,每次走船回来都会带各种好吃的东西,也是那条村子里面做东西最好吃的人,做东西的香气可以吸引周边村里的人,以前村里宴会,都会来邀请爷爷前去备宴。
从小受家人影响,谭小姐也很喜欢做中式美食,自前年起她学起烘焙,在人生不确定的紧张感中,找到了一个可以抚慰心灵的爱好。谭小姐说,烘焙与中式菜品不同,要精工出细活,按足分量步骤做的甜品,就一定会好吃,夏至将至,她也做了一些小点心送给邻居朋友吃,大家都觉得温暖。
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和各种各样的美食适配,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谭小姐也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和故事,介绍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她希望通过体验和参与的方式让孩子们关注传统节日,传承中国文化,同时也感受亲子互动时光。“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我也去学校教小朋友包粽子。”谭小姐说,自己的孩子学会之后,也去教小朋友制作甜点,让美食中的“爱”延续到更多的人。

抹茶糕点DIY推介
主料:面粉、牛奶、抹茶粉、竹炭粉、豆沙馅
辅料:细砂糖少许、酵母少许、玉米油少许
制作步骤:
将面粉、牛奶、细砂糖、酵母和玉米油混合,用筷子搅成絮状,多揉一会儿揉成光滑的面团。
用刀切开切面没有气泡的状态。
将面团分出一个大面团;剩下的均分成6份滚圆。
大面团分出两个小面团;分别加入抹茶粉和竹炭粉揉匀,绿色面团如果干可适量加入牛奶。
豆沙馅分出小球,压扁包入豆沙馅收口捏紧。
绿色面团均分12份,用擀面杖擀扁,用刮刀压上条纹,蘸一点牛奶或水粘在面团上。
黑色面团做好眼睛和嘴巴,夏天炎热,做好就可以直接蒸,如果天凉需要发酵一会,直到用手指一戳,会慢慢回弹基本就已经成功了。
锅中水开后上锅蒸10-12分钟,焖制3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