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为服务机电行业的百年老店。”日前,东莞启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东”)总经理于健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着企业的发展目标。
在于健平的娓娓道来中,启东的雄心与蓝图渐次呈现。
创建于1993年的启东,其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创新、勇于开拓的奋斗史。从最初只生产低压建筑用线,到与美国菲尔普斯·道奇公司强强联合,再到成为香港防火电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启东,一个在时代洪流中屹立不倒的企业标杆,始终以优化和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023年,启东业绩显著。而进入新的一年,启东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仅第一季度就实现了5%的营收增幅。在向着百年老店目标前进的漫漫征程中,启东已然稳健地走过五十个年头。展望未来,启东将专注于定制电缆服务和精益工艺深化,以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长远目标。
创新工序优化 打造企业的“长青秘诀”
疾驰中的香港地铁、被称作“购物天堂”的澳门威尼斯人购物中心、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其高效的通讯传输设施建设都有启东参与的身影。此外,启东还是城市交通、国际度假村和航空枢纽等多个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的供应商。
而获得众多订单的关键,在于启东的战略转变:重视工序优化,从单纯的电缆产品销售转型为提供全面的服务解决方案。
“电缆的运行性能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其内部使用的材料。为了确保电缆能够满足特定的电力应用需求,启东会对电缆的应用场景进行深入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包括导体材料、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等,提供定制化服务和支持。同时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流程,持续跟踪电缆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并根据反馈进行产品改进,以不断提升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于健平说道。
在于健平看来,电线电缆制作工序的优化,就好比“拼乐高”的过程。启东通过电缆间的精心设计组合,将原本复杂的11道工序简化为8道工序。生产流程的改进,让启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交付的及时性,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优势。持续优化创新,是启东向着百年老店目标前进道路上的其中一条“长青”秘诀。
智能化转型 驱动生产效率提升
在成立之初,启东做代理生意仅生产低压建筑用电线。2005年,在一次与香港公共事务机构的电缆贸易的急切订单需求下,启东秉持“顶硬上”的广东精神,再建厂房,购买设备,新增产线。随后,启东凭借着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支持和经营策略,陆续开发出铠装多芯电力电缆、耐火电缆、中低压多芯橡胶电缆等多类新型电缆产品。
此外,启东先后获得英国BASEC、LPCB、UL等产品认证和ISO9001、ISO14001、ISO18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些产品认证不仅加强了启东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为启东在产品范围的横向扩展和产品加工深度的纵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项目。
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法律责任。不偷工减料,兢兢业业地在每一条电缆印上企业的名字,是启东担当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敷设电线电缆必须考虑到长期维护和更换的成本。如果电缆需要在墙体内更换,那么拆除和重新安装的费用将非常昂贵。若使用了不合格的电线,可能导致整个建筑的电线需要更换,这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缺少足够的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痛点”。启东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加大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技术的投资,同时加快制造业转型的步伐。
在找到合适的技术团队后,启东便将机器数据传输至网络,经收集大量工业数据和进行深度分析后,构建出工业数字化模型。此外,启东特别重视将电缆制作工艺实现流程标准化,皆因过往缺乏标准化曾导致公司面临经营困境。传统的电缆制作,往往依赖老师傅的个人经验和技巧,而启东将这些工业数据与制作流程标准化后,通过电脑系统进行管理和优化,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飞升。
在七年的智能化转型长跑中,启东遭遇过不少难题,其中工厂电脑还因遭受病毒入侵导致系统宕机,从而造成工厂停工停产。谈到工厂的智能化改造,于健平显得感慨万分。“争取在我退休之前,把智能化做到能够接受的水平,让下一代更好接班传承。”
电缆产业革新者 外向型经济助企腾飞
作为一家家族传承的企业,对于当时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于健平来说,接手家族事业最初内心百般不愿意。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在迈过“守业”的第十年关卡后,于健平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今,在他看来,对于电线电缆的优化改造,就和“玩乐高”一样,可以尝试把不同的材料进行拼接组合,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而这便是他深耕行业寻找到的乐趣所在。
东莞作为沿海城市,其开放的经济环境和活跃的民营经济是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技术人才资源,使得东莞在电子制造业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此外,东莞的地理优势、政府支持、成本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网络,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乘着“三来一补”的东风,启东是较早一批来到东莞的港资企业。提及将企业落户东莞的原因,于健平则简短答道,决定在东莞开设电缆工厂是受到朋友的极力推荐,不知不觉间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站在技术、设备和供应链的角度来讲,放眼整个中国,东莞是很有优势的。政府行政人员思想更开放,而且重视民营企业发展,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与支持。”于健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