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帆获第十届小小说金麻雀奖座谈会暨《小小说艺术》新书分享交流活动举行
东莞+ 2024-06-05 21:40:13

“鸳鸯绣出从教看,愿把金针度与人。”近日,“刘帆获第十届小小说金麻雀奖座谈会暨《小小说艺术》新书分享交流活动”在桥头镇举行,众多文坛大咖齐聚一堂,畅谈该奖得主、桥头作家刘帆的理论新作《小小说艺术》,把脉建言助力桥头文学精品创作。

活动中,文坛大咖分别围绕理论建构、指导意义、学术价值等方面,就刘帆获第十届小小说金麻雀奖的著作《小小说艺术》一书展开赏析点评及交流。其间还举行了赠书仪式,本土作家刘帆向桥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捐赠个人理论文集《小小说艺术》。

河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杨晓敏对桥头获得首个小小说金麻雀奖表示祝贺。他说,书中刘帆谈到了小小说的精神、小小说的艺术价值判断,甚至小小说的价值观念、新兴媒体等方面的问题,既有思想理论,又有文本研究,对小小说的创作和文体发展进行了系统、科学和富有前瞻性的论证,提出了符合时代特征和着眼未来的小小说的思维、方法与方向,这些小小说重要论述,丰富了小小说的理论建构,对当下乃至未来的小小说创作都具有极大启发性,彰显了小小说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小小说选刊》主编秦俑在发言时说,刘帆的《小小说艺术》获奖至少具有“三重意义”:第一,这是金麻雀奖理论奖在连续多届空缺之后的一次接续,小小说文体发展现状是理论批评滞后于阅读创作,这几年的小小说理论评论鲜有建树,《小小说艺术》的出版接续了这样一种传承。第二,刘帆的获奖填补了“中国(桥头)小小说创作基地”金麻雀奖的空白,也是对广东小小说理论体系非常好的补充。第三,刘帆是小小说文体在广东这片大地上重要的推动者。他不仅创作发表小小说,出版理论批评专著,主持编选《荷风》很多年,而且还在坚持做一个微信公众号,还是多项小小说评奖与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与实施者,这样一位集文学创作、研究评论、编辑出版、活动策划组织、新媒体运营等于一身的复合型文艺人才,理应得到业界更多的认同。

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长、一级作家申平申平表示,金麻雀奖是我国小小说领域的最高奖,刘帆获奖为桥头、为他自己争得了荣誉,也为广东小小说争得了荣誉,值得可喜可贺!刘帆为桥头摘取首个金麻雀奖,显示东莞(桥头)小小说十几年来的发展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刘帆这部《小小说艺术》著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是近几年来全国小小说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包括东莞在内的广东小小说的重要收获,值得赞赏和加以总结。”

“刘帆在小小说领域进行了苦心孤诣的研究,最终获得该领域的最高奖——小小说金麻雀奖•理论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东莞市文联副主席、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磊胡磊表示,刘帆是继莫树材之后的小小说领军人物,希望借获奖契机,将基地打造好,将学会建设好,出更多的精品和人才,进一步提升“桥头文学模式”和全国小小说的“桥头模式”。

对于这次高规格、高档次的创作座谈和研讨,刘帆认为,这不仅仅是对个人作品的一次集中关注和评点,也是为东莞小小说的未来发展举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动员会,为东莞小小说吹响了新的集结号,“我始终相信小小说写作的创造力和理论的创造力,小小说文体不但具有现实性、存世性,发展还具有可持续性,前景空间广阔。下来愿意继续为小小说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活动期间,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雪弟,《微型小说选刊》副主编李梦琦、桥头镇宣教文体旅游办主任张飞、东莞本土作家代表刘庆华等分享了对《小小说艺术》赏析点评及交流。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在网上进行了点评。

图片

据了解,《小小说艺术》是作家刘帆经过近十年时间,从参与创作实践到文学理论研究聚合而成的首部小小说理论评论文集。该书对小小说的特征和创作规律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小小说的创作和文体发展提出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着眼未来的思维、方法与方向,理论观点高屋建瓴,见解独到精深,融思想理论和文本研究于一体。

文字:袁健斌 通讯员 桥头宣 图片:桥头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