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创新、引领、示范……图书馆界大咖点赞“书香东莞”建设成果
东莞+ 2024-05-31 15:51:43

5月30日至6月1日,“图书馆与书香社会建设”研讨会在大岭山镇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东莞图书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承办,大岭山图书馆协办,主题为“深化全民阅读,让书香飘溢城乡”。

31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张久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周文杰,东莞图书馆大岭山分馆副馆长黎少玲在研讨会间隙接受了记者采访,对东莞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给予高度赞扬,“东莞模式”“示范”“引领”“典型”“创新”成为他们口中的高频词。

“东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国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范例,我们通常将其称为‘东莞模式’。”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表示,东莞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来说是相当完善的,处在领先地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对提升东莞市民生活品质、文化素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方面,作用突出。发生在东莞图书馆的吴桂春事件,可以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公共图书馆界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让大家看到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程焕文认为,这是东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厚积薄发的结果,高质量发展的例证,外来务工人员对图书馆的依赖和褒奖,是对东莞整个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非常高的赞扬。这次研讨会的举办地——大岭山图书馆,作为东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分馆之一,在全国乡镇图书馆中是相当不错的。不管是整个馆舍品质,还是服务内容,包括舒适性、亲民性等,在其他同级别的图书馆中不太容易见到。“希望东莞今后继续创新发展,在做好示范的同时引领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张久珍和东莞图书馆是“老朋友”,10多年前就曾带着学生来东莞做调研,并出版了一部著作。“在过去的10多年,东莞图书馆在深化全民阅读方面作出了很多的贡献,也有很多创新的做法。”她从全、专、深三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东莞图书馆在体系化、专业性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很多值得推广的特色经验,“我们非常期待东莞图书馆接下来能够继续引领全国图书馆行业的服务创新。”

在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周文杰对东莞图书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在十多年前第一次来东莞的时候,就被东莞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所深深吸引,“过去这些年,东莞所开展的系列阅读推广工作已经在全国引起高度关注,很高兴看到以东莞图书馆为引领,全国的图书馆同行在不断地复制、推广这些东莞经验。”谈到期望,周文杰表示,希望东莞图书馆以及已经纳入到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所有图书馆、服务站、绘本馆等,共同行动起来,把阅读推广工作更细更深地延伸至基层,形成更多让全国同行可以借鉴的典型经验,“希望下次来到东莞、来到大岭山的时候,能够看到东莞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更加兴盛、蓬勃。”

近些年来,东莞的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备受瞩目,大岭山图书馆作为分馆之一,堪称其中的生动缩影,发展迅速,平均每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近400场,参与人次超20万。在下午的案例分享环节,东莞图书馆大岭山分馆副馆长黎少玲聚焦“服务体系末端阅读推广的创新”,分享了大岭山图书馆的探索实践。她表示,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把此次研讨会放在大岭山图书馆举行,是对大岭山图书馆的充分信任与肯定,既是荣誉,更是鞭策,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行业的眼光可以更多的聚焦基层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为基层如何推动全民阅读工作走得更深更实指明前进方向。

延伸阅读

东莞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概览

1、馆情概览——东莞图书馆简介

东莞图书馆2005年9月28日开馆,建筑面积44654平方米,是东莞文化标志性建筑设施之一,开展文献借阅、数字资源、参考咨询、社会教育和阅读推广、地方文献保存开发与利用等多类型、多层次服务,创新的24小时开放、覆盖全市的体系服务、漫画粤剧专题馆、东莞读书节、知识生产与专业成长等具有广泛影响。

东莞图书馆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市域范围的通借通还服务,设有大陆首家漫画图书馆,编辑出版我国第一部漫画专题类书目大全《漫画文献总览》;设有全国首家粤剧图书馆,编辑我国第一部粤剧专题总汇《粤剧文献总览》;构建全国首个绘本专题图书馆服务体系,编辑出版我国第一部绘本专题类书目《绘本文献总览》;坚持对东莞地方文献挖掘整理,编辑出版《伦明全集》《东莞文库概览》《伦明研究》等;研发出通过国家文化部科技成果鉴定“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并被国内3000余家图书馆广泛应用;2005年、2007年先后推出全国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图书馆ATM;研发、推出的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模式,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承担起东莞读书节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职能,从2005年至2023年连续举办了19届东莞读书节,举办读书文化活动约8570项,参与群众约7330万人次,营造出良好的书香城市氛围。先后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颁发的“国际创新奖”、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东莞市政府授予的“东莞市政府质量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文旅部颁发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文旅部和国家民委颁发的“春雨工程”优秀项目。

2、覆盖城乡——东莞市图书馆服务体系

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新世纪以来先后实施“文化新城”“文化名城”“品质文化之都”“文化强市”战略,图书馆服务体系不断提质升级,迎来发展新篇章。

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东莞在全国率先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拓展,着力构建公益、开放、丰富、便捷的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5月,东莞图书馆通过总馆、分馆、服务站、图书流动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阅读驿站、绘本馆等三级网络、多种形态的合理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1个总馆、53个分馆、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530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145个城市阅读驿站、68家绘本馆、412个“我+书房”家庭图书馆、108个阅读加油站,实现全市33个镇街(园区)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形成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全面创新服务的新形态。

近年来,全市图书馆总分馆立足群众需求,积极推进新型阅读空间建设,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打通服务群众阅读“最后一米”。启动城市阅读驿站建设工作,在口碑较好、环境优雅、服务优良的咖啡店、茶饮店、商场、小区等场所空间设点,让群众触手可及。

创新推出班级微书馆、阅读加油站、“我+书房”家庭图书馆等“微分馆”形态,深度嵌入学校、社区、企业、家庭,架设全民阅读的毛细血管。

以东莞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和“·莞”空间联盟为依托,不断实现阅读功能的跨行业融入,以书为媒促进文化交流,体现城市和谐和温暖。

3、拓展深化——东莞绘本图书馆体系建设

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建设项目于2017年初启动,是全国首创的绘本专题阅读服务体系。体系在依托既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础上,针对少儿这一特殊人群、立足绘本这一优质启蒙阅读载体,充分发挥东莞图书馆资源优势和中心引领的作用,广泛引入社会力量,与分馆、社区、学校、幼儿园、机构等合作进行布点,共建融亲子阅读、活动交互、智能辅助阅读、绘本研究为一体的多功能绘本馆,搭建覆盖全市的儿童阅读服务网络。

绘本馆体系以“示范先行,逐步铺开”“分类指引、合作共建”思路引导发展,先后推出《东莞图书馆绘本馆建设标准及服务标准》等系列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并由“申报制”升级为“加盟制”,搭建出68家绘本馆、39个绘本阅读服务点的成熟网络。以“联动+特色”提升效能,深耕绘本阅读推广,每年举办“绘本四季”联动活动,开展绘本阅读、绘本表演、绘本创作、绘本故事会等多类型的绘本阅读推广活动,打造出“为爱朗读”“绘本之声”以及儿童绘本创作大赛线上线下结合、多级联动的活动品牌。以“专业研究+队伍培育”积极推广,先后编辑出版我国第一部绘本专题类书目《绘本文献总览》(16卷36册)《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经典图画书导读》等专业著作,并通过持续举办“绘本阅读推广人”种子培训班、研讨会等途径不断壮大专业队伍、提升体系发展潜力。

2023年,基于东莞相关实践发起的“让孩子发现图书馆——阅绘999”系列推广活动经中国图书馆学会发文,已吸引全国61个省、市图书馆参加,入选“春雨工程”广东省文化志愿者新疆行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并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评为“春雨工程”优秀项目。此外,还入选了广东省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将为探索图书馆服务体系新阶段拓展深化提供实践和研究助力。

4、书香东莞——深化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

2023年,按照东莞市建设文化强市有关部署,《关于打造“书香东莞”品牌 推进全市图书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围绕“1224”工作任务,着力推进全市统筹阅读品牌“书香东莞”建设,成为城市文化战略重要支撑。

工作目标:

进一步构建更为普惠、均等、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完善“10分钟阅读圈”,实现“处处有书香”。

按照“市镇联动、部门联合、社会连接”工作思路,优化阅读产品供给,推出系列化、特色化、高品质的阅读推广活动,实现“时时飘书香”。

打造阅读引领体系,塑造阅读典型、阅读示范、阅读榜样,构建整体性、周期性、创新性宣传模式,传播平等、温暖、包容的书香东莞城市形象,实现“人人享书香”。

文字:赵水平 图片:程永强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