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舞台表演、乐器伴奏等熔于一炉。 通讯员 孙晓彬 摄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传诵经典,“声声不息”。长安镇第九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在实验小学举办,23支参赛队伍齐聚一堂,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据悉,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是长安打造文化教育特色的重点赛事,自全镇推进“经典诵读五个一工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八届。本届大赛延续传统,以“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为主题,让长安师生诵读经典华章,共同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言文化素养,激发文化自信自强。
比赛分小学组、中学组、教师组三组进行。从选材来看,既有《诗经》《岳阳楼记》《陋室铭》《木兰辞》《春江花月夜》等古代文学著作,也不乏《少年中国说》《乡愁》《雨巷》等近现代文学名篇,还有回望革命历史的《夏明翰的三封家书》《长征》等红色经典。从形式上看,经典诵读与舞台表演、乐器伴奏等熔于一炉,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经过激烈角逐,长安镇第一小学作品《出塞赋》、雅正学校作品《黄河颂》、中心小学作品《土地的誓言(节选)》分别获得小学组、中学组、教师组第一名,将代表长安镇参加东莞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诵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长安镇中心小学办公室副主任麦岚表示,在平时的朗诵训练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东莞市语言文字工作协会会长、本届大赛评委司学松高度评价长安镇举办第九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赛事水平,她表示,长安镇坚持举办高水平的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为师生搭建展示诵读水平的平台,引导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朗诵,我们感受到了范仲淹那种先忧后乐,心系家国情怀,以国家苍生、人民为主的中华精神。”长安实验中学初二学生滕仰硕说。
“除语文课程以外,我们在平时的早读、午读当中,都让孩子们诵读经典章句,比如课前2分钟都让孩子们去诵读经典,让孩子们在这些润物细无声的实践中,把经典流传下去,把精神留在孩子们的心里。”长安镇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孙语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