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观察|华南虎诠释东莞“城市DNA”,以城之名绘就璀璨新“篮图”
东莞+ 2024-05-31 10:34:41

2024年5月26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正式开通运营,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这条经过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5座城市的“大湾区地铁”全线实现公交化运营。从民生新闻辐射至体育范畴,对于众多的南粤地区广东宏远支持者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最长城际贯通,提速一小时生活圈”这条新闻的最大亮点,或许就是“以后到东莞看广东队主场比赛更加方便”——

是的,位于东莞寮步站旁的东莞银行篮球中心,早已成为东莞这座“篮球城市”的耀眼地标,CBA联赛“十一冠王”广东宏远,更是用超过三十年的坚守奋战,不断诠释着顽强拼搏、敢于争胜的内在信念,与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岭南名城同频共振、携手向前。竞技层面之外,这或许也是体育带给人们的最大意义:每个人的生活何尝不是一场比赛,面临着重重未知的考验与挑战唯有勇往直前。

刚刚结束的2023/2024赛季CBA联赛,主题口号为“以城之名”,让20支俱乐部与所处城市之间的联系更为生动:“以城之名,让每一次跳跃,都成为城市律动的声音;让每一份热爱,都化作球场上的声声回响。我们的身后,就是这城里的万家灯火,还有万千球迷的期待。以城之名,不负使命;与城同心,为城市荣耀而战!”

对于不断升级全方位体验观感的CBA联赛而言,“以城之名”短短四个字所折射的,正是职业体育长足发展的绝对根基,不同地域的球迷因为共同的热爱走向球场、走进主队,用欢呼与呐喊让每一场比赛更富激情。相信每一个看到“以城之名”的球迷,都会找到内心燃点的共鸣情结。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为直观的形象符号,不仅是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同时还是民众对于此地的直观认知,且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越加呈现多元之态——作为全国第15个GDP超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近年来篮球带给东莞的“文化加持”不断提升,以广东宏远的职业层面带动为核心,东莞篮球在校园、民间不同维度全方位闪亮,且随着“潮流东莞”与“篮球城市”的全面对线,越加走进市民生活,呈现着能量满满的体验感、成就感、荣誉感。

以今年3月举行的2024年CBA全明星周末为例,这场中国篮球的年度盛会,近年来越加增进着与校园、社会的融合力度,而东莞篮球也在悄然之间创下一项特别纪录:超过30余人次的参与之外,最终的两场星锐赛、一场正赛MVP,全部与东莞直接关联:来自东莞东华中学的清华大学球员石奎,东莞四中毕业的北京控股球员、2023年CBA“状元秀”陈国豪,以及宏远男篮新锐代表胡明轩完成“最有价值球员三连击”,联袂诠释了东莞篮球涉及多个维度的青训实力。

放眼更大范围,东莞这座广东的地级市,在中国篮坛同样处于高光位置,以登顶次数而论,在CBA目前结束的29个赛季中,驻守东莞的宏远俱乐部以11次冠军强势领跑,其后8次夺冠的军旅八一男篮已经成为历史,刚刚完成三连冠的辽宁队共获4冠,此外北京队3冠,上海队、新疆队、四川队各1冠——在CBA赛场,东莞书写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之作”。

当然,竞技体育的世界,荣耀永远属于过去,总冠军每年只有一个。刚刚结束的2023/2024赛季,在易建联退役,赵睿、王薪凯、曾繁日多人离队的背景下,引进周琦的广东宏远迎来了堪称史上最大幅度的阵容更迭,占据阵容主体的一众“00后”新锐站上舞台。经过常规赛前两个阶段的跌宕磨砺,华南虎后程发力,进入季后赛全线回勇,1/4决赛力阻浙江广厦重回四强,半决赛与辽宁队的五场鏖战堪比“准决赛”级别对抗,虽然最终未能胜出,但球队展现出的斗志与潜力,都在让未来更加充满期许——对于胜利的不懈追求,或许才是更为常态的前进动力。

在东莞篮球的“金字塔”体系中,宏远这支“冠军之师”的引领意义不言而喻,在广泛助力基层篮球之外,城市层面的文化辐射无疑将绽放更为耀眼的光芒——放眼当下东莞,无论是市中心位置的篮球雕塑、潮流球场,抑或增加球迷多重观赛体验的东莞篮球文化中心,都在让篮球与城市更加联袂闪耀。越来越多的各地球迷因为篮球来到东莞,与挥汗奋战的宏远将士并肩作战,“以城之名”在东莞,成就着更为澎湃的“双向奔赴”。

文字:王晨征 图片:郑家雄、梁浚锋及东莞日报资料图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