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基层行④|樟木头镇: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
东莞+ 2024-05-29 19:58:48

樟木头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地处广、深、惠、莞四市中心地带,省道莞惠、东深公路在此交会。镇域面积118.7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66个居民小组和樟木头林场5个管护站,常住人口23万多人。

樟香满溢、绿美全城。樟木头镇是唯一的纯客家镇、中国百强镇、广东省中心镇,还是“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和“中国民间艺术麒麟之乡”。客家文化源源流长,麒麟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家巷古建筑群、客家山歌及美食等特色浓郁。

智创客镇、山水樟城。2024年,樟木头镇持续锚定“制造强镇、科创兴镇、品质立镇、文化强镇”战略目标,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13510”典型引领体系建设,坚决落实“投资年”行动,谋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1宗,计划完成投资24.32亿元,预计增速15%,增量3.17亿元。

近日,“奋进百千万”东莞报业全媒体基层行活动走进樟木头镇,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该镇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思路和举措、项目进展,推动镇村融合发展的思路举措和亮点出成效。

以“头号工程”力度

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樟木头镇全面对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该镇资源禀赋、特色产业、人居环境、历史底蕴为基础,编制完成了《樟木头镇“百千万工程”建设提升规划》,打好产业规划牌、人居环境牌、乡村振兴牌,走好走稳“绿美樟城、荔枝产业、塑料产业、文化产业”等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路径。

以“头号工程”力度,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广东新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捐赠建设2个口袋公园,总投入近300万元,建设总面积约7100平方米,将边角地块活化成休闲的“后花园”。

亚士德科技有限公司捐赠30万元用于金河社区竹排村小组祠堂两侧建筑物征拆,优化祠堂周边环境;与广东小猪班纳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民营企业签署结对共建框架协议,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政企“双向奔赴”。

聚焦经济稳增长

以“拼的意识”推进经济回升向好

今年以来,樟木头镇聚焦经济稳增长目标任务,加强监测调度,优化服务专员体系建设,依托“企莞家”平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堵点难点,落实省市“开门红”政策,工商贸企业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起步平稳。

高位统筹樟洋、裕丰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完成片区统筹“三位一体”规划,制定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方案,特别是加快华南塑料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供地和动工、嘉卓成二期建设、十和田土地清租整备。

提升改善民兴电缆、太粮米业、樟洋电厂等企业周边环境和基础设施,打造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招揽人才、物流运输的综合环境。支持海悟、永林、创能等民企稳经营、增效益,力争实现本土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服务博世、隽思、东海等外资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整治和防范工业厂房租赁市场乱象,降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以企业稳健发展助力全镇经济行稳致远。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同比增长1%,高于目标任务6.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3.2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排名全市第1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24亿元,同比增长17.9%,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打造代表性名片

以“抢的状态”建好“中国作家第一村”

樟木头镇透露,今年该镇积极用好市拨付的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深入挖掘文学文化、民俗文化、客家文化,坚持“以文学为魂、扬客家之美”,加快推进“中国作家第一村”项目软硬件配套建设,力争把“作家村”建设成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名片。

在硬件方面,“作家村”现已建成第一批16间作家工作室,14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正式入驻,公共文化展演区软装项目整体框架、艺术创作区全部25套工作室水电安装、文广大楼修葺工程均已顺利完成。

在软件方面,“作家村”积极引进国家级文学驻创基地,目前引进“中国报告文学(东莞)研究创作基地”“《作品》杂志(乡村)编辑部”“《人民文学》研究交流中心”等文学机构,组织举办“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系列活动,将“作家村”打造成为全国有更大影响力的文学阵地。

记者了解到,当前樟木头镇图斑面积152.06公顷,已编制完成城中村改造“一镇一方案”。今年动工的官仓城中村改造整治提升项目(“中国作家第一村”项目)和樟洋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其中,官仓项目正在施工,计划于6月完工;樟洋项目正在开展地块物业清租,预计下半年动工建设。

/权威访谈/

樟木头镇党委书记黄淦洪:

以超常规力度推动有效投资

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

东莞日报:当前,东莞上下正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一体推进拓空间、人居环境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樟木头镇在贯彻落实市有关会议部署要求等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黄淦洪:今年一开年,市委、市政府就以磅礴态势擂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战鼓,我镇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姿态,高度重视、高位谋划、高质量发展、高规格推进,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重点工作,成功入选第二批省典型镇、典型村备选名单。

抓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长的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打造“13510”典型引领体系,成立八大工作专班,制定“6334”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召开“百千万工程”建设提升规划汇报会等会议,在9个社区成立“百千万工程”一线指挥部,选派年轻干部挂任社区主任助理,推动社区“百千万工程”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抓规划设计,对全镇资源禀赋进行全面梳理,制定省典型镇、乡村振兴风貌带规划,确立了“智创客镇、山水樟城”的发展定位,完成137个“百千万工程”项目入库。其中,近期项目108个、中远期项目29个;抓资金保障,成功获批专项债、城中村专项借款等政策资金7.47亿元,超九成投向“百千万工程”、樟洋现代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项目累计支出超2.37亿元。统筹1000万元“百千万工程”专项资金,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资助各社区集中资源打造一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样板项目,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抓典型打造,以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项目为主抓手,实现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以华南塑料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项目为着力点,推动传统塑胶产业转型升级,擦亮“观音绿”荔枝产业特色招牌,2023年帮助果农实现荔枝增收500余万元。

文字:记者 吕晓敢 图片:记者 吕晓敢 通讯员 樟木头宣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