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一线调研③|东莞着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东莞+ 2024-05-28 21:27:21

“住”进阳光房,“睡”着吊绳床……5月28日下午,记者走进高埗镇颐龙农夫果园的大棚内,吊着种的西瓜引起了现场采摘游客的注意。种植农户丁凤贤告诉记者:“立体栽培技术让西瓜四周通风透光,既提高了产量,又吸引了周边群众采摘,是今年增产增收的法宝。”

创新栽培技术成为东莞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缩影。借助都市现代农业,一手带动乡村振兴,一手牵起城市繁荣,既为农户增收,又为城市增光,保障了农产品供应,为市民提供农旅休闲好去处。

创新种植模式

农业种植,以前靠天吃饭,现在得用智慧。

在丁凤贤的西瓜大棚里,西瓜藤蔓上挂着颜色各异的卡片,有蓝色、粉色、绿色、黄色等。“这个标签类似西瓜的‘身份证’,通过它可以掌握西瓜的成熟时间,同一批时间授粉的西瓜,我们就在藤蔓附近贴上相同颜色的标签,后续可以帮助我们科学采摘。”

丁凤贤指着西瓜藤蔓下的标签说,采摘的时候,游客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标签判断西瓜是否成熟,确保每个西瓜都能在最佳时间段被采摘,防止过早或过熟采摘的情况发生。

今年,有着多年农业种植经验的丁凤贤大胆尝试,在新建的温室大棚里种下了10亩西瓜,利用立体栽培技术进行种植,让西瓜在空中生长结果。今年雨水多,传统的西瓜,都趴在地下,现在都淹了,即使挂果了,现在也烂掉了。丁凤贤指着周边的果园说,“周边老乡种植的西瓜,没有采用立体栽培的西瓜,目前都颗粒无收。”

西瓜立体栽培又称吊蔓栽培技术。它将西瓜藤蔓人为牵引朝上生长,等西瓜长到一斤左右时套上塑料网,并借助绳结吊在半空中,从而让西瓜充分享受“日光浴”。由于向上生长,通风透气性更好,接受光照更加均匀,减少了病虫害,使西瓜皮薄、甜度高、形状好,更受市场欢迎。

丁凤贤在东莞承包土地发展农业,一直探索创新,希望借助技术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在他的果园,一排排西瓜藤蔓沿着铁丝架攀爬到近2米的空中,吊在红色网袋内的西瓜挂满枝头、错落有致,眼前的场景与一旁匍匐在地的普通西瓜形成鲜明对比。

立体种植西瓜有两个优势,既节约土地,又能提高产量。一亩地传统种植600株左右,而采用立体栽培技术,每亩可种植1000株。第一茬西瓜收获后,原先的瓜蔓生长,上端再继续结出新瓜。两茬西瓜加起来,产量在8000斤左右。现场采摘每斤8元,亩产收入可达6万余元,抛开成本,还是可以赚两三万元。

“立体栽培技术让西瓜四周通风透光,不像在地上,总有一面不见光。这样既能增加含糖量,也能吸引客户,能卖个好价钱。”丁凤贤告诉记者,立体栽培西瓜产量至少是普通地下爬藤西瓜的两倍。“我每株西瓜只留一颗果,目前都有四五斤重,成熟期可达八斤。若阳光充足,预计还有十天左右可以上市,刚好赶上端午节采摘节。”丁凤贤如是说。

拓宽营销方式

农产品卖掉就是钱,没销路就化作土,营销是关键。

近年来,东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扎实有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挖掘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等农业资源优势,重点以强化落实政策扶持、创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打造农业文化创意项目和策划推介休闲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线路等为抓手,加快构建“美丽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体系。进一步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可持续内生动力,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精彩蝶变。

在农场果园,游客们不仅能够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到广阔的绿色田野,还能与家人一起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农家生活、采摘可口的瓜果。东莞许多农场果园走特色水果发展道路,小规模建设采摘园,通过提供便民休闲采摘服务,带动果园发展,实现农户增收,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丁凤贤所在农夫果园,就享受到这种营销方式的“红利”。他扳着手指告诉记者:“我承包50多亩土地,种植草莓、葡萄、西瓜、甜瓜,还有一些花生、甘蔗,都是周边群众游客现场采摘。”

“采摘经济”发展的背后除了市场的推动、种植户的热爱外,也离不开有关部门引领和培育。东莞市农业科学中心研究员范妍表示,由于产业结构和土地资源紧缺等原因,东莞难以开展规模种植,只能走特色水果发展的道路。种植户通过小规模投资、搭建大棚、开辟采摘路线,为市民提供休闲采摘服务,来带动果园的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其中,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组建葡萄研究团队,开展葡萄选育种、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等工作。目前,已经引进100多个葡萄品种,筛选出30多个优质品种在东莞推广,让近2000名农民致富,成为东莞都市休闲采摘农业的新增长点。

此外,聚焦荔枝和花卉,东莞还主动走出去,深入北上广深等地推介会,搭建平台,创建品牌,打造精品采摘路线,帮助农户增产又增收。

对此,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世明更是感触深刻。5月23日,第26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北京开幕。500多种花卉新优品种亮相展会。其中。来自东莞圣茵的朱顶红就受到热捧。

“过去朱顶红的种球主要依靠进口,不仅进口价格每年上涨,花期也比较短。如今,东莞主动搭台营销,我们自主培育的朱顶红不仅在国内俏销,也卖到了国外。”周世明说。令她欣慰的是,在北京此次展会开幕后仅一上午的时间,她公司的展柜上就被预订了200多个朱顶红种球,不少客户还在积极询问希望线上下单。

当前,聚焦“百千万工程”,东莞全力推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不断稳定全市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争取到2025年,全市建成不少于3万亩美丽田园,农田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既满足市民对绿水青山田园生活的向往,又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文字:记者 周桂清 图片:记者 周桂清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