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市黄江镇第二小学是一所具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品牌学校,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有43个教学班,2032名学生。
学校坚持以“修善其身 兼善天下”的校训鞭策全体师生落实“育善人 兴善风”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使全体师生达到“兼容并包 善已善人”的校风要求。学校深化教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明善立范 广学立教”的教风;加强学生全面发展,成就“博闻而知 择善而行”的良好学风;树立兼善品牌意识,创设美善校园文化,彰显兼善教育成果。
近年来,学校获得市级及以上的集体荣誉称号近100项;师生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达2500项、国家级奖项557项、国际级奖项9项。学校的兼善教育品牌成果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紧紧围绕“兼善”品牌理念,学校以“蓝色”为基底色,设计了“善己厅、善家厅、善国厅、善世厅”这四个厅;“至善楼、真善楼、福善楼、美善楼、康善楼”这五栋单体建筑之间有连廊相连,拾级而上,张弛有度。每栋教学楼的楼梯和连廊也紧紧围绕“善”来命名,体现出校园环境的“善”文化。
学校精心打造的教室和功能室宽敞明亮、实用性强,可同时满足学生学习、观察、分享交流、小憩、社团活动的需求。运动场和艺术活动室设施齐备,别有洞天,是学生锻造“体、美、劳”素养的重要场所。现代教室智慧化,食宿条件标准化,物理空间多元化,既彰显了现代化的办学优势,更体现了无微不至的“善”的人文关怀。


教师队伍建设乃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从“善”的不同方面建构兼善教师发展体系,打造了一支真善教师团队。“眀善立范 广学立教”的教风已深入到每位老师心中,使老教师经验得以传承,中年教师活力得以激发,青年教师才华得以施展。
目前学校有120名教师,教师学历本科率100%,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11人,市级教学能手15人,镇级学科带头人10人,镇级名师工作室6个。近年来教师获市级及以上奖励1091项。
学校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意识和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完善校本课程,开展了全校性的社团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节日礼来培养学生各个阶段的美善品格。
一年级入学礼、四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兼善体育节、科技艺术节、阅读悦美读书节、心理健康节等多彩的节日,见证了学生们成长的每个阶段;善体大课间,精彩三十分,学生在操场挥洒汗水;阅览室,各种书刊汇成了知识的海洋;音乐室,优美的歌声陶冶着情操;实验室,大自然神奇的奥秘被一一揭开;“善美教室”、“知礼善行班”、“兼善班”、“兼善班标兵”、“五善少年”等多角度的评选锻造了“兼善少年”的良好品质;朝阳电视台、朝阳校报、红领巾广播站、善行义举榜、《兼善少年成长手册》、“知礼善行”微课程等各种平台载体,增强了“善”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彰显了校本特色,鼓励学子追求进步。
学校制定家校合作措施,创新家校共建模式。以“聚众智,汇众力,成为孩子幸福未来的合伙人”为工作愿景,确立了“共信 共生 共育 共赢”的家校合作理念文化。利用家庭教育讲座、家长持证上岗、交通安全护航、志愿医疗服务、校区活动服务、家长俱乐部、善家活动日等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课程及活动,培育了一批“兼善家长”。
学校秉承“修善其身,兼善天下”的校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素质特长开设32个兴趣社团和81门“善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各学科、各环节、各方面力量的协同育人。学生“善能”特色显著,参赛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市,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近年来,学校学子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达1409多项,其中国际级奖项8项、世界亚军1个、世界季军1个、亚洲冠军1个、亚洲季军1个、全国冠军21个、全国亚军21个、全国季军29个,学校教学成效得到了各地专家、教育同行的肯定和赞扬。
兼善点亮人生,教育点亮未来。回首过往,学校斩获累累硕果,品牌建设成果在全市乃至全省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学校良好的办学成绩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学校定全力以赴,并将继续秉承“兼善教育”的办学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持沿着特色名校之路前进,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