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基层行 ①|石龙:锚定“三城两村五精”,镇村社气象一新
东莞+ 2024-05-20 17:59:22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前,全市上下正以头号工程力度加速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全面铺开、走深走实。即日起,东莞日报社推出《“奋进百千万”——东莞报业全媒体基层行》 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各镇街(园区)、村(社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思路举措、最新进展和亮点成效,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全域全面深入开展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敬请垂注。

中山路“东莞非遗第一街”惊艳亮相,中国举重博物馆(筹)开馆在即;全镇和西湖村、新维村的城中村改造“1+2”方案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石龙镇“联动预警化解劳动纠纷工作法”成功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单位;完成10个“五边四旁”提升项目,提升6大公园绿化品质,增建3个“口袋公园”……从文化赋能到城中村改造,从基层治理到绿美乡村,“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写在古镇石龙的每一个角落。

日前,“奋进百千万”东莞报业全媒体基层行活动走进石龙,深入了解该镇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镇村融合发展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效,感知石龙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发展脉搏。

善治理:塑造古韵焕“新”的城市标杆

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路,拥有悠久历史的石龙有着独特的人文优势。

走进中山西社区家风家训公园,一幅幅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彩绘文化墙映入眼帘。

今年年初,中山西社区对新庙街心公园进行改造,通过对周围墙体进行设计彩绘,并融合了“孝、善、礼、诚”等传统文化元素,将优良的家风文化与公园景观融为一体。不仅提升了社区街巷的风貌,还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为舒适、更有品质的生活环境。

中山西社区的蝶变,折射出石龙对于“宜居宜业”的追求。近年来,石龙因众多影视作品取景而声名鹊起,石龙巧借影视IP,打造了《奇迹·笨小孩》拍摄点、《热辣滚烫》打卡墙、东莞非遗第一街等一系列“爆款”打卡点,有效丰富了文旅资源,更推动了周边商贸消费的升级,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

同样的蝶变,也发生在西湖村。作为石龙镇“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要精心打造的2个镇级典型村之一,西湖村以“一村一策”项目为牵引,系统盘整村内资源条件和优化空间布局,持续开展起农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四小园”建设。

如今,乡村整洁的农家小楼、鳞次栉比的商铺点缀在湖岸四周,与茂密的绿植一同呈现出如诗如画般的乡村图景。村环境实现“高颜值”蜕变,村民的生活更有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如果说环境美了,是“面子”上的荣誉,那么百姓富了就是“根子”上的实惠。正是基于这个高标准的要求,西湖村积极推动村企合作,活化闲置资产,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打造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即“大集团运营+小经营主体”共同发展。同时,该村构建了“镇—村”联动的发展模式,与石龙镇党委、政府协作推进西湖片区城市规划。同时,探索“服务型”经济,整合资源,寻求集体经济与组织、服务能力的有效融合。在党建引领下,村级集体经济“破茧成蝶”,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西湖村风景如画

强攻坚:全力落实“三城两村五精”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的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实施“百千万工程”既是石龙高质量发展必须抢抓的重大机遇,又是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再造一个新石龙的重大战略举措。

紧跟部署、迅速落实。聚焦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石龙自身发展定位,石龙镇将精致理念贯穿建设“百千万工程”全过程,确定了“三城两村五精”的建设思路。其中,“三城”是指将石龙镇老城区、新城区、西湖区分别打造成为“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构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城市格局;“两村”是指精心打造西湖村、新维村2个镇级典型村,以点带面加快实现全域整治提升;“五精”是指以更加精准的产业布局、更加精细的基层治理、更加精益的城市规划、更加精品的公共服务、更加精美的镇村面貌,助力镇村经济、城乡面貌、要素保障不断迈上新台阶。

去年,石龙全面摸清城中村底数,形成了“1+2”规划初步成果(石龙镇“一镇街一方案”及西湖村、新维村“一村一策”规划方案),实现了良好开局。

今年,石龙大力拓宽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拓空间、强产业、优治理、兴文化、美环境,推动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重点突破,结合石龙“三城两村五精”的思路把头号工程一抓到底、抓出实效,以实招实效为构建镇村融合发展新格局蓄势。

值得一提的是,石龙将重点推进西湖城中村改造综合整治项目、中山路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木材厂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黄洲城中村改造项目以及西湖城中村改造项目等内容。

接下来,石龙将会继续沿着相关发展思路,全面提升产业、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精细化管理高效服务镇村发展,打造更加优质精致精美的绿美石龙,满足高密度人居环境下的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稳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品质。同时在全镇进一步营造起“百千万工程”担当尽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努力构建经济强、环境美、社会稳、民生优、融合度高的石龙镇村发展新格局。

/数说/

数说石龙“百千万”亮点

基层治理:2023年,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石龙镇“联动预警化解劳动纠纷工作法”入选,是广东省4个受表彰的单位之一,也是东莞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单位。当前,石龙镇全面推进构建以镇综治中心为枢纽,智慧网格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格局,建成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最大限度发挥综治中心的功能,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生态绿美:石龙镇争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高标准建设“一江三埠”碧道景观带,成为全市唯一在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工作中实现“十一连优”的镇街。截至目前,今年共完成绿化种植项目共64个,合计种植乔木2653棵,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多达34场,参与活动人数1914人次;今年全年,石龙镇将完成10个“五边四旁”提升项目,提升6大公园绿化品质,增建3个“口袋公园”,完成2.2公里环岛路沿线绿化升级。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美丽圩镇:石龙镇围绕美丽圩镇开展建设工作,过去一年新增了42个“四小园”,打造了4个“千村碧塘”,建成了3个“口袋公园”,94户家庭获评市“美丽家园”示范户、市“绿色家庭”称号。通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镇村深度融合发展,“开窗见绿、推门见景”正成为石龙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文化服务:当前,石龙镇以“1+3+2+21+10”(1个“·莞”空间、3个城市阅读驿站、2个阅读加油站、21个班级微书馆、10个“我+书房”)的形式,多种新型阅读空间竞相“绽放”,积极开启龙城“新阅潮”,推动更多的阅读资源向“百千万工程”集聚,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和范围。

品质交通:石龙镇按照“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前瞻谋划一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以高品质交通助推城乡融合发展。今年,石龙镇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个,预计交通基础设施固投纳统(即固定资产投资纳入统计范围)约1.83亿元。其中,2024年第一季度已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达3495万元,较2023年同期2732万元增长28%,实现第一季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门红”。

文字:记者 叶可欣 图片:石龙供图 视频:陈奕希 叶可欣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