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15:39:19

黄江育英小学创办于2002年2月,至今已历载22年。学校座落于“深莞高度融合样本建设”的黄江镇,学校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依托宝山之灵气,以“励志 笃学 健体 尚美”的校训,“勤奋守纪 和谐 创新”的校风,“求真 求严 求实 求新”的教风,“会学 乐学 善学 博学”的学风,“让每一个育英人有出彩的机会”的办学理念,孕育了一批批品学兼优、有责任担当、充满自信与阳光、合作与探索的二十一世纪创新型人才。
学校拥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00%,持证率达100%;教师通过学习、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将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已出现的或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有意识的反思,设计出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身专业素质。
2023年,学校成功申报了东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市级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单元整合“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以课题研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办学以来,学校多位老师获得“东莞市优秀班主任”“东莞市优秀教师”称号,多位老师在参加市、镇的教学论文、案例、教学设计、课例评比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学校拥有一流的设施设备,配置了图书室、科学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电子琴室、电脑室、舞蹈室、体育活动室等功能室和育人的劳动基地;更拥有一流的服务,实现了“互联网+教育”的格局。
育英正值韶华,目前有2350名学子。学校以“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为契机,打造“灵动教育”品牌,以“灵动德育”“灵动课堂”为抓手,落实“五育并举”,开展校本研究。
学校注重实践和应用,设计了多样化的课程,开设科技创新、艺术鉴赏等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学校推行综合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为此,学校开展了音乐课程改革,把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深度融合,让竖笛进课堂,经过几个学期的探索,基本形成学生特色。
办学以来,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禁毒示范学校、市固本强基示范单位、五星六型党支部、东莞市一级学校、东莞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东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东莞市先进民办学校、东莞市文明学校、东莞市平安校园、东莞市无烟校园、东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
学校正以“立足黄江,走向东莞,面向广东”的大战略眼光,以打造“绿色、智慧、平安、幸福”校园为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精细管理”的原则,为家长着想,为学生服务,打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一所环境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特色突出、品牌鲜明、声名远播的精品学校。
黄江育英初级中学创办于2005年,办学规模为950人,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奉行“以生为本,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朝着特色化、精品化的目标迈进,大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目前,学校荣获“广东省禁毒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东莞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东莞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拥有专业教师5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教资持证率100%。学校以教育科研兴校,2022年《全学科推进品质课堂建设的校本化研究》成功立项东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2023年再接再厉,《活动德育: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评书式课堂:基于“品质课堂”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初中物理自主探究性实验提升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初中英语“学·展·练·评”品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课题成功立项东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2023年度,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79人次获奖,其中参加东莞市教师教学能力大赛22人获奖。
学校秉承生本理念,以课题《全学科系统推进品质课堂建设的校本化研究》为抓手,推动课堂变革,把课堂从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把学生的“学堂”变为学生展示才华的“殿堂”,做到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学生产生自我价值实现良好体验。
学校大课间活动特色鲜明,学生沉浸其中,享受着运动乐趣,并黄江镇中小学大课间活动连续五年荣获一等奖,在东莞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比赛荣获第五届、第六届一等奖,2021荣获广东省二等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向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市外国语学校、东莞市高级中学、东莞市实验中学、东莞市第六中学、万江中学、常平中学等高中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子。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兴趣,开设了信息技术、科技、书法、羽毛球、篮球、舞蹈、围棋、演讲等33个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每学年学校举行体育节、艺术节,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师生积极上进,2023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147人次获奖,其中省级奖26人次,市级奖21人次,镇级奖100人次。
学校每学年开展教学开放日和家长会活动,讨论学生教育与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等进行建言献策,通过线上不记名方式评价学校各方面工作,从反馈情况看满意度为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