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 莞韶谱新篇④|常曲共建产业园 韶粮入莞促振兴
东莞+ 2024-05-15 19:22:31

协助完成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额116.83亿元;落实2000万元产业共建资金和210万元全面帮扶资金,筹得社会资金190.82万元;引进常平镇粮食龙头企业,共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盘活闲置村小学旧址,改造成乡村振兴车间;建设莞韶“飞地直播”平台,推动韶粮入莞……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牵引“百千万工程”的牛鼻子。新一轮莞韶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常平镇—曲江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下称“常平曲江工作队”)把握“组团式”帮扶契机,因地制宜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产业帮扶体系,引凤筑巢、“贷”动发展、藏粮于技,推动曲江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飞地”营销中心揭牌

引凤筑巢 共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曲江所需,常平所能。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常平曲江工作队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项目为王,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手抓,做大做强食用菌、马坝油粘米、预制菜等特色产业,推动打造高端食品特色产业园,竭尽所能促进曲江产业高质量发展。

常平曲江工作队立足常平镇产业、市场、管理等优势资源,以招商引资作为重要抓手,2021年引入常平镇粮食龙头企业——广东昌祥粮食有限公司,该企业投资成立韶关市众口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粮食加工项目。

金白土油粘米东莞常平发车仪式

在工作队的引导支持下,“众口福”公司围绕马坝油粘米传统农业产业优势,牵头实施建设韶关市曲江区丝苗米(马坝油粘)产业园示范项目。截至2023年底,产业园已带动韶关市马坝油粘米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稻谷8.5万吨,带动2.65万户参与,农户直接经济收益达2.55亿元,生产加工企业年产大米5.1万吨,直接经济收益达3.57亿元。

曲江农特产品亮相2023第四届中国创新食品大会

常平曲江工作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引导企业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曲江区白土镇强镇富村公司深化与众口福公司的产销合作,采用“工作队设计+企业生产+白土品牌”的联合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品牌“金白土”油粘米。去年11月份,“众口福”公司投产仪式举行,并发布马坝油粘米“九龄相府”品牌,开拓了常平、曲江产业共建事业新局面。

为推进曲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常平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帮扶协作专班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发挥常平资源,培育“曲江马坝油粘米”特色区域品牌,助力产业园高质高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由于“众口福”公司缺乏资金,“稻米仓储加工建设项目”建设受影响。驻白土镇帮扶队员积极与银行联系,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融资方案,获得农业银行1亿元授信,并第一时间发放49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

驻白土镇帮扶队员还使用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00万元联农带农扶持资金,与韶关市众口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韶关市曲江区丝苗米产业园(马坝油粘)省级财政资金联农带农扶持村级集体合作协议》,每年为白土镇大村村、横村村集体各增收20万元,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种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投资+联农带农助农”的多元化多形式投融资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

韶粮入莞 提升消费帮扶水平

品种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品牌。曲江区白土镇盛产优质大米,为了擦亮“白土大米”金字招牌,常平曲江工作队与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对接,邀请水稻专家到白土镇指导农民选种、育苗、种植,提升白土大米的品质和产量,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稻鸭共生”立体种养模式

在帮扶工作队的牵线下,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实地考察地质后,提出“稻鸭共生”立体种养模式:一方面鸭子以福寿螺和虫卵,以及各种昆虫、藻类、水草为食物,可减省人工投喂饲料;另一方面,水稻没有了害虫和杂草的危害,又以鸭子的排泄物作为肥料茁壮成长,大大节省了农药、肥料的费用。

走进白土镇大村村“稻鸭共生”示范项目基地,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成群的鸭子在稻田里自由穿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禾下乘凉梦,鸭在稻中游”。常平曲江工作队负责人表示,通过“鸭稻共生”立体种养模式,以田养鸭,以鸭促稻,鸭和水稻共栖生长,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多向共赢”的致富新“稻”路。

为进一步拓宽销路,推动曲江区特色农产品“出山入海”,行销大湾区,常平曲江工作队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展会,以及在常平设立“飞地”营销中心,展销马坝油粘米、火山粉葛、孟洲坝淮山、莲藕面、五指毛桃等曲江农特产品,不断深化“飞地营销中心+帮扶工作队+优质产品”模式,促成常平企业与曲江乡村振兴车间达成超300万元合作协议,为曲江农特产品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曲江农特产品走进东莞“食博会·预博会”

“我们创新消费帮扶模式,加大常平政企、学校与曲江农企对接,达成稳定供货协议,每月固定订单达4万斤,切实提升消费帮扶水平。2023年落实消费帮扶202.71万元。”常平曲江工作队负责人表示,将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白土镇打造400多亩示范田,着力打造马坝油粘米良种繁育、品种选育、种植、休闲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产业聚集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集体增收、村民富裕。

文字:记者 吴金华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