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治宣传 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水乡中塔 2024-05-14 18:02:09
为提升社会公众对人畜共患病防治的认知度,增强社会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共同维 护人类和动物健康,5月13日,中堂镇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治宣传月主题活动, 现场进行宣讲答疑, 并为家养犬猫接种狂犬疫苗。

图片

此次活动通过狂犬病防控宣传展板、向群众派发人畜共患病防控安全知识宣传资料等,把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送到群众手中。并组织动物诊疗机构对宠物进行免费义诊、开展狂犬病免疫注射,同时向居民群众科普狂犬病的危害及防控知识,提升居民群众人兽共患病防控意识,落实“人病兽防,关口前移”,杜绝人兽共患病疫情发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年来,饲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定期给宠物实施免疫,是防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人病兽防,共享健康”,做好宠物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既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也需要普通市民和相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配合,共同营造群防群控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构建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健康家园。

 

图片
中堂镇农技中心轻骑兵 冼劲源
在这里呼吁大家一定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我们农技中心每年都会组织各村(社区)的村级防疫员上门为犬猫进行免费疫苗注射,如有遗漏未注射的,居民可以带着自己的宠物到当地的宠物店或者农技中心的服务点进行补接种。

图片

现场,还设置了义诊摊位,为来往市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图片
图片

在人畜共患病防治宣传月中,中堂镇以“共筑防线,健康同行——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普及”为主题,通过“进基层、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户”四进活动,开展“一堂培训讲座、一期基层宣展、一场校园科普、一次社区服务”的形式,聚焦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的关键问题,在重要节点,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人畜共患病防治政策和知识,倡导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维护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

图片

人畜共患病
防控小知识

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

人畜共患病均为动物先行感染,再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类。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世界上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200种。较重要的有89种(细菌病20种、病毒病27种、立克次体病10种、原虫病和真菌病5种、寄生虫病22种、其他疾病5种)。炭疽、狂犬病、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就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图片

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有狂犬病、禽流感、链球菌病、炭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口蹄疫、登革热、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肝片吸虫病等。

人畜共患病的特征主要有群发性、职业性、区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五大特征。

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主要有病畜、病禽等患病动物、带菌动物和病人等。其中,绝大部分以动物为传染源。人作为其传染源的病很少,主要的有结核病、炭疽等。患病的畜禽及其皮毛、血液、粪便、骨骼、肉尸、污水等,往往都会带有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虫卵等,处理不好就会传染给人。

 

人畜共患病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和节肢动物传播。主要传播方式有:

图片
人畜共患病主要传播方式

 

1
通过唾液传播

如患狂犬病的猫、狗,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当猫狗咬伤人时,病毒就随唾液进入体内,引发狂犬病。

 

2
通过粪溺传播

粪便中含有各种病菌这是众所周知的。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的病原体,都可借粪便污染人的食品、饮水和用物而传播。大多数的寄生虫虫卵就存在粪内。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是经由尿液传播的。

 

3
通过飞沫传播

有病的畜禽在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常会带出病毒或病菌,并在空气中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散播疾病。

 

4
不注意个人防范

畜禽的全身皮毛和皮肤垢屑里,往往含有各种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它们有的就是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的则是疾病的传播媒介。某些宠物爱好者如果不注意个人防范,任意与动物拥抱、亲吻、食同桌、寝同床,是有可能从它们身上染上共患病的。

 

图片
如何防控人畜共患病

 

防控人畜共患病,健康生活方式是关键:

 与动物接触频繁的人,要经常注意个人的卫生防护,当身上皮肤   有破损时,更要小心防止从畜禽感染上病毒或病菌

 人的生活区要远离动物饲养区

 养宠物的人要学习一些有关人与畜禽共患疾病的知识,知道宠物   应定期进行某些疾病的预防接种

 卫生饮食,如选用经过检验的乳、肉、蛋品,并提倡熟食。不要   养成食生蛋、生食鱼、饮蛇血、吃醉蟹等不良的饮食爱好,都有   可能从动物染上共患病,要引起重视。

 

 

 

 

 

 

 加强动物保健,控制动物疫病,提高动物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   广大消费群体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