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家书+兵爸兵妈的“纸短情长”:有一种温情叫“见字如面”
东莞+ 2024-05-14 13:48:16

“见字如面,近来可好!”2024年上半年新兵入伍后,洪梅籍新兵谭泽熙用纸笔记录下自己的成长与收获,向远在故乡的父母报一声平安。

“家里一切安好!希望你在军队不断成长和进步,青春无悔献国防,忠诚报国谱华章!”虎门镇“兵爸”王献仁也在给新入伍的儿子的家书中写道。

有一种人生经历叫“携笔从戎”,有一种温情叫“见字如面”。一封封来自新兵和兵爸兵妈“双向奔赴”的书信,饱含了他们共同的拳拳爱国情,彰显了东莞子弟参军报国的光荣传统。

“转眼间23岁了,时间转瞬即逝,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军营,这其中有许多人的支持,许多人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有父亲和母亲的支持,感谢你们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支持,你们含辛茹苦的教育,才有了现在的我,在外工作了许多年,也能明白到你们在外面的不容易,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对你们的感谢。”谭泽熙在家书中这样说。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书信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人际沟通方式,是人类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家书,承载着思念,寄托着希望;家书,诉说着关怀,饱含着深情。战争年代,家书抵万金;和平时期,家书是一抹温情。

谭泽熙还在书信中分享了自己的蜕变经历:“儿子长大了,独自前往了军营,开启了一段新的生活,努力地成为一名优秀、坚强的战士,报效国家,献身使命,这是我来到部队的第49天,也是我远离亲人的第49天,纵然不舍的情感,但选择了这条路,便不后悔。刚来时训练很辛苦,班长也很严厉,一个月足足瘦了十几斤。但现在慢慢适应了生活,明白了班长的良苦用心,当兵很苦,很累,累的是身体,累的也是精神,但回头一想,与你们相比确实不值一提。”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洪梅镇武装部切实做好2024上半年入伍新兵回访工作,及时了解新兵在部队的成长情况,帮助新兵度过“磨合期”,迈好军旅第一步。

一封家书,让新兵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部队的成长成才情况,激励新兵牢固树立扎根军营、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儿子,你在部队训练比较苦,可能面对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发扬虎门先烈的革命精神。”虎门镇“兵爸”王献仁在给新入伍的儿子的家书中写道。

王献仁的父亲王连1937年进入部队,参加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立下赫赫战功,到王献仁自身接力入伍,再到如今,儿子接过前两代人的“从戎接力棒”,于今年上半年光荣入伍。祖孙三代,先后接过从军接力棒,演绎了情系国防、薪火相传的家国情,延续着生生不息的军人情。

日前,虎门镇新兵回访小组前往广东湛江深入部队开展跟踪教育工作,以实际行动关心新兵成长,了解新兵在部队的实际情况,帮助新兵更好地适应军营生活。来到驻地,新兵回访小组给新兵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封来自兵爸兵妈的暖心家书。纸短情长,他们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以及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情感。

家书抵万金,真情传千里。除了家书,新兵回访小组还通过微信视频、电话让新兵与家长们谈心。虎门镇委镇政府的亲切慰问,以及家长们的鼓舞和殷切希望,激励着每一名新兵奋进,相信新兵们定能不负期望,刻苦训练,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记者 付碧强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