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陆逊梯卡华宏(东莞)眼镜有限公司,一批批智能眼镜正在走下生产线,整装待发。经过相关检验之后,这些货物将发往欧美市场。
▲东莞海关关员到眼镜生产企业开展核查作业
“去年以来,我们公司就源源不断接到海外市场的订单,今年一季度,我们公司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15%。”该公司关务负责人郑珂说。
位于东莞高埗镇的陆逊梯卡华宏(东莞)公司,是全球知名眼镜巨擘陆逊梯卡集团于1997年在莞投资设立的制造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华宏公司已经从一个普通的“三来一补”加工基地,转型为集团的“心脏”——形成了集眼镜生产、研发、配送于一体的生产基地。
郑珂对记者表示,乘借AI智能穿戴系列产品的推出以及发展需求,该公司生产出多款智能眼镜产品,深受欧美市场的欢迎,智能眼镜出货量显著提升。
华宏公司仅是东莞眼镜制造产业的一个缩影。据黄埔海关所属东莞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东莞市出口镜架及太阳眼镜货值达34.1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智能眼镜出口4.04亿元,同比增长508.5%,成为眼镜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亮点。
许多人都知道,东莞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终端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每生产6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来自东莞。但很多人却不知道,除了智能手机外,智能眼镜也是东莞智能移动终端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
据黄埔海关调查显示,东莞市拥有成熟的眼镜生产产业链,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眼镜生产基地,是中国眼镜制造业和全球眼镜生产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这里聚集了全球最大的眼镜生产和零售企业,生产的众多品牌镜架及太阳眼镜畅销全球各地。
据介绍,目前东莞智能移动终端集群企业数量超3万家,不仅拥有华为、OPPO、vivo三大手机品牌厂商,华勤、以诺等代工系龙头企业,还汇聚了东莞新能源科技、立讯精密、生益科技等一批在产业链细分领域居首的隐形冠军企业,推动形成以智能手机、智能穿戴、VR/AR 等研发设计和整机生产为主,产业链配套为辅的产业体系。
对于可穿戴产品来说,2024年是非凡的一年,轻量级的智能眼镜迎来技术迭代与产品更新,给东莞眼镜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你能想象得到吗?如今的AI眼镜,集智能显示、家居控制、翻译、健康监测、导航等功能于一身,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旅游等领域。
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虚拟现实 (VR) 头显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 61%,为过去五年来最大降幅。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增强现实 (AR) 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64%。预计2024年将有更多采用光波导方案的AR智能眼镜商用并发布,这些产品将为户外应用和生活辅助等场景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未来,随着AR的显示和光学解决方案、处理器、与智能手机和电脑等其他设备的无线连接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的改进,预计AR 智能眼镜市场将迎来进一步的增长。
相关新闻:
目的地检验时间缩短至1天
东莞眼镜出口通关更便利
东莞智能眼镜出口大增的背后,离不开高效的通关环境。来利眼镜制品(东莞)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王志刚说:“我们去年11月成为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后,目的地检验时间缩短至1天,查验率下降到低于1%,切实享受到成为高级认证企业的通关便利措施,提升了获得感。”
据介绍,为助力东莞眼镜行业高质量发展,抓住AI浪潮带来的机遇,东莞海关积极开展“暖企·关助力”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资质,优先享受远程属地查检改革、降低远程查检次数、延长适应主动披露时限、进一步降低查验率、扩大便利措施适用范围等一系列优惠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企业贸易成本,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同时,该关主动收集企业在进出口通关方面遇到的问题,“一对一”帮扶企业解决困难,指导企业运用进口货物目的地检验模式,进一步降低眼镜涂料等危化品物料进口的物流成本,实现生产资料的快速通关和流转,促进眼镜行业通关提效、提质、提速,更好开拓国际市场。
东莞海关核查外勤一科科长谭樱说:“我们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智慧海关建设,积极探索更贴合企业生产实际的顺势监管模式,助力企业抢抓时代机遇和趋势红利,在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锻造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贡献海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