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事|用爱疗愈 穿越黑暗——走进心理治疗师妈妈
东莞+ 2024-05-11 18:10:56
用爱疗愈 穿越黑暗

——走进心理治疗师妈妈

“来做心理治疗的孩子和我说我没有被打过,但是我不想去学校,我觉得那里都是恶魔。她甚至产生了一些联想,认为学校里面有很多黑色的洞会掉下去,她会认为很多人都在拉扯她,可能随时都会把她推向这个危险的边缘。

余珊用挫折卡帮助受访者把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潜在问题通过卡片展现出来

每年母亲节,东莞日报都会推出一档母亲节特别策划,关注东莞各个领域,各个职业上平凡又闪光的妈妈。目前,我们已经采访了很多妈妈,她们的故事,代表着这个时代女性向上的力量。今年的母亲节恰逢国际护士节,我们找到了一个与南丁格尔有着深厚渊源的妈妈:心理治疗师。

余珊在给家长上家庭情绪管理课程

除了线下的咨询,还会做一些线上咨询,减少出行成本以及增加对心理咨询的接纳度

课后,学员会针对自己家庭遇到的情况私下进行咨询

余珊是一位有着18年家庭教育及心理工作经验的心理治疗师,曾经是一位医生。长期从事这个职业,余珊治愈了无数形形色色的来访者,而在这些群体中,由于校园霸凌诱发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访客,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

这也让余珊对于校园霸凌事件有了自己的认知角度。在她眼中,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其实是校园霸凌的升级,而无论是霸凌方还是被霸凌方,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行为表象,而是长时间积累的心理问题。

余珊有两个女儿,姐姐15岁,妹妹11岁。作为妈妈,她也曾有过校园霸凌的“真实案例”。

“我的孩子刚转学的时候也遭遇过,事情发生之后,我不用过多追问孩子细节,先抱抱她把感受缓解下来,然后再和班主任同盟来解决这个问题。知道之后愤怒肯定是有的,但是如果把愤怒变成一个攻击性行为,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往往家长处理不好,会为孩子埋下报复的心理。”

充分尊重孩子的行为和决定

 

事后,余珊和班主任达成共识,让孩子为班级倒垃圾,在为所有同学服务的过程中她的荣誉感也提升了,当同学们发现一个人默默为班级服务的时候,对她的接纳度也就提高了。

余珊和她的团队平时会走进学校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给孩子们做青少年的心理团辅课,通过这样的方式,释放和调节青少年情绪和心理上可能存在的一些隐患,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也可以及时和老师沟通提前介入。除此之外,她们还会固定在每周三拿出一个小时做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的直播,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心理学从业人员以及有这方面需求的家长。

▲通过孩子们画的房、树、人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水平

 

转变身份角色,作为妈妈余珊和我们谈起亲子关系时说:“多子女家庭关系处理得好就是一个‘伴’,关系处理不好就是一个‘难’。”她说,多子女家庭诱发心理问题和家庭资源分配关注不足以及比较性言语等因素诱发居多。“所谓的公平是什么?不是按物资的实质平分,而是按需来给,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满足感和安全感。”

让人意外的是,余珊的团队清一色全都是女性。在孩子们看来,他们更愿意面对一个能够拥抱和接纳他们情绪的一个母亲。在咨询和治疗的时候,团队成员也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同时,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心理咨询师会常常与种种负面情绪相伴,他们要不断深造化解自己的各种情绪,而这个时候,也许女性的身份会让她们承担更多元化的情绪。

“我觉得作为一名女性,当每个角色都需要你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感到:渴望得到帮助的妻子是我,一定要照顾子女的是我,父母对我也有需要,一种无望感和无力感充盈了我整个身体。”

余珊在独生子女家庭长大,过去,当身处外地的母亲需要做手术的时候,她的情绪也濒临崩溃过。一个暴躁的母亲离不开一个家庭关系已经出了问题的家庭作为底子,其实很多时候女性情绪在家庭情绪当中的爆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丢了我去哪了我为什么而活着?当伴侣接不住我们需要的情绪价值时,可以找专业机构咨询或者是正念冥想和运动,都是很好化解自己情绪的方式。

孩子是这个家庭的一面镜子,也就是相当于是个答卷。如果这个孩子出现了问题,那他的父母也是出现了问题。母亲是家庭的情绪内核,让我们以爱之名,用爱疗愈彼此,穿越心灵的黑暗。

记者手记
右边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2015年,当时二胎政策在东莞落地,我拍了一张余珊母女三人的合影,右下角的小黑板上写着姐姐想对妹妹说的话,当时余珊从事家庭教育工作。时光荏苒,每个人都各自在这座城市为梦想而努力着,余姗也从家庭教育走向了更贴近时代需求的岗位。

近期,校园霸凌事件和青少年心理问题多发,不仅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样作为母亲,我无意间在朋友圈看到余珊分享了关于东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防治专委会研讨会的动态,于是便联系到她,拍摄了这组专题。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这位二孩妈妈的成长,在她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母亲”和“女性”这两个角色的丰富内涵。也看到了两个孩子的成长,从依赖母亲的小苗,成长为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少年。更看到了活跃在这座城市里的那些受访对象她们平凡而闪光,让我更有动力去关注这座年轻城市里的每一位女性和她们背后的故事。

女人和超人之间只缺了一个孩子,愿岁月温柔相待,坦然地做自己。

 

文字:曹雪琴 图片:曹雪琴 视频:曹雪琴 郭升涛 制图:叶洁新 编辑:李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