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持续高标准建设博物馆之城,吸引不少艺术家、藏家及其家属向东莞捐赠作品藏品。东莞各博物馆积极做好捐赠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让捐赠文物在博物馆焕发新生和活力,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近日,东莞博物馆之城建设藏品征集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妨以著名革命艺术家董丹东作品捐赠为例,来看看藏品征集、研究、策展的“东莞速度”。

东莞藏品征集速度
4天完成清点梳理、半月完成入藏
东莞曾经创下半个月内302件(套)董丹东作品完成入藏工作的记录,这也是近年来藏品捐赠种类最为丰富、数量最多、体系最为完整的一次。董丹东(1920—2015),是著名革命艺术家及美术评论家,版画、国画造诣尤为深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早在2021年3月,东莞市文广旅体局获悉董丹东先生女儿董璆女士计划整理捐赠一批作品及手稿后,便迅速组成征集小组,赶往广州洽谈捐赠事宜。在董璆女士家中,征集小组欣喜地看到了董丹东先生成批、成系列的木刻板、版画、国画、画稿、写生稿、素描和书法等作品,并从中精选了302件(套)计308件。征集小组小心翼翼地打包、从楼梯房5楼搬抬上车,连夜运达东莞市博物馆藏品库房。
3月17日至20日,东莞市博物馆在短短四天内,对302件(套)作品进行梳理,逐一拍照、登记,系统形成捐赠作品清单及捐赠图录。3月21日,东莞市博物馆组织广东省书画鉴定专家开展鉴定评估,出具《鉴定意见书》。3月28日,董璆女士实地查看藏品库房,确认捐赠清单。

2021年3月21日,董璆女士实地查看藏品库房,确认捐赠清单
2021年3月29日上午,东莞市博物馆举行了董丹东书画作品捐赠仪式,董璆女士与东莞市博物馆签订捐赠协议。双方围绕捐赠作品修复保护、学术研究、展览策划、图录出版等事宜开展座谈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在半个月内,302件(套)董丹东作品完成入藏工作。
东莞藏品研究、策展速度
一年完成修复,15个月推出展览
东莞珍视文物藏品,敬重董丹东先生的革命气节和董璆女士无私捐赠的精神,高度重视董丹东先生作品的保护、修复、研究、展示工作。

藏品拍照存档
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保护修复工作。东莞市博物馆除了对302件(套)捐赠作品量身定做了无酸盒、无酸夹、无酸框进行保存外,还遵循“修旧如旧”的传统修复理念和技艺对174件书画作品进行细致修复。在充分做好评估和检测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按照文物损坏原因进行分类保护修复,经过“灭菌除虫—脱酸—加固—清洗—修复—装裱—保护”等系列流程,恢复了文物原貌。

藏品修复
与此同时,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东莞市博物馆组建馆内业务骨干力量成立项目组,深入挖掘捐赠藏品内涵和价值,多次到江门、广州等地实地调研、口述采访,梳理董丹东文献史料、实物资料,将文献、实物与艺术作品相结合,精选168件套捐赠精品,包括木刻板、版画、国画、书法等,于2022年9月9日-12月11日,推出全国首个全面系统梳理、研究、展示董丹东人生和艺术的原创展览——“见证岁月砥砺丹心——董丹东捐赠作品特展”。
本次展览从董丹东“革命艺术家、美术评论家”的身份出发,展示董丹东以刀笔为枪、以丹青抒情,用艺术语言描绘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壮阔征程,讲述董丹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以及艺术创作特色,彰显这位“人民的战士”沧桑人生中真挚的艺术情怀,呈现近百年来的社会变迁与历史瞬间,集中、全面展示董丹东所处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与审美追求,缅怀董丹东坚定前行的艺术历程及其艺术创作精神。

“见证岁月砥砺丹心——董丹东捐赠作品特展”现场
感念东莞对文化的重视,家属再次捐赠
此后,东莞市博物馆持续加强作品保护修复与整理研究,整合美术界专家学者与馆内研究力量,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23年6月正式出版《见证岁月砥砺丹心——董丹东生平与艺术研究》。该书以多维视角展开研究,分为序篇、上篇“艺术品鉴”、下篇“研究专论”和附录四个部分,填补了学术界对董丹东生平与艺术研究的空白,为公众了解董丹东艺术作品、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也是对捐赠行为的重要回报。

董璆女士感念于东莞对博物馆之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东莞从文物捐赠、文物保护修复、学术研究、展览策划、教育活动、宣传推广、学术研讨和专著出版的博物馆业务全链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当即决定再次捐赠了一批董丹东的版画、国画、证件、手稿、书信等共391件(套)。至此,东莞市博物馆共接收董丹东家属两批捐赠共计693件(套),是东莞市博物馆接收个人捐赠作品种类最为丰富、数量最多、体系最为完整的一次,填补了东莞市博物馆在版画收藏领域的空白,为市博物馆新馆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藏品支撑。

接下来,东莞还将继续加强对文物藏品的保护研究,深化梳理董丹东先生的艺术历程、艺术成就,在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后加强展示,发挥董丹东先生作品的教育作用。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参与到东莞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来,积极参与藏品捐赠,东莞各博物馆将努力服务好捐赠者,做好捐赠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让捐赠文物在博物馆焕发新生和活力,弘扬捐赠者无私奉献精神,为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厚植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力量。

《见证岁月砥砺丹心——董丹东生平与艺术研究》首发式现场
相关链接
江南孺子牛——董丹东的艺术人生

董丹东,摄于1946年
董丹东(1920—2015),曾用名董荡平,学名子坤,号江南苦丁、丹心碧、孺子牛、冷香阁主,江苏溧阳市人。我国著名革命艺术家及美术评论家,涉猎版画、国画、漫画、书法、篆刻等,其中版画、国画造诣尤为深厚。董丹东曲折的人生经历是民族救亡、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历程的映射。他早年投身革命,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与民族、国家、时代紧密相连;他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创作理念,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与大众生活,以艺术服务人民、奉献人民。其作品先后入选抗战八年木刻展、建军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抗战胜利50周年美术作品展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1991年荣获“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我们的城市在起飞!》2004年木刻版41.2×51.8cm(董丹东84岁“封刀之作”)
“见证岁月砥砺丹心——董丹东捐赠作品特展”线上展览:https://vr.museumbi.cn/dddjz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