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引领乡村生活新方式、新风貌……今年以来,黄江镇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开展,在“百千万工程”中取得新阶段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4月29日-6月28日,黄江镇将在黄牛埔美术馆举行2024“东莞银行杯”礼赞新时代:“蝶变——行进中的映像黄江”主题摄影展,精选出101张照片,通过4个章节展现黄江在“百千万工程”、文化强市建设、莞深协同、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生态宜居、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变化,让社会各界看到黄江人民的努力与奋斗,提高市民对黄江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黄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黄江广大的文艺家们积极行动起来,讴歌新时代,传递正能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火热的文化事业发展中来,用生动的镜头,用音符、用画笔,记录一个个黄江发展的故事,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开创更加绚丽多姿的文艺新时代,献礼祖国七十五周年华诞。

摄影记录一个个黄江发展的故事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风含笑柳如烟。
据介绍,宝山石瓮,钟灵毓秀,黄江既有东莞老八景之一的“宝山石瓮出芙蓉”这样流传千古的优美传说,又有东江纵队,马山战斗抗击日寇的慷慨悲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是黄江镇环城南路的照片,采用的是断头路打通前后的状况对比,反映出这几年黄江的具体变化。”记者走进黄牛埔美术馆看到,不少摄影爱好者正在向前来观看的嘉宾介绍自己的作品。记者发现,展出的作品不仅有城市日新月异变化、环境变化,还有反映黄江的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产业发展等,引得不少嘉宾观看。
近年来,黄江镇委镇政府以“工业立镇、文化强镇”为追求,全面铺开文化建设,从全市首个党史文化公园的建成,到仅用六个月落成的全市首个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主题公园——黄江科技公园;从颇具岭南文化特色的黄牛埔美术馆开馆,到黄江新图书馆逐渐展开的诗经长卷里。

“一座座新的文化地标,既是黄江的文化图腾,亦是黄江城市文化发展的最好明证。人民群众在这样的文化滋养中,充分感受到新时代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黄江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该负责人表示,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其意义在于记录和传承,回溯黄江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一条条断头路的打通,到信宜村地铁一号线建设的整体拆迁;从老年红包到“长者食堂”;从口袋公园到停车场建设;从工业立镇、文化强镇与科技创新+东莞制造的齐头并进,比翼齐飞……一桩桩,一件件,就是践行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好实践,这其中一个个发展故事,亦是新时代黄江蝶变的蓝本,这些蓝本都是艺术家的创作源泉,是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进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上百幅作品见证黄江蝶变
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碧君介绍,本次摄影展在黄江人民政府联合东莞日报共同主办下,收到了近2000幅的作品,展出了101幅作品。通过上百幅的作品,看到了黄江的蝶变,记录黄江的发展变迁,展现黄江自然风光,城市建设,反映黄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业绩,让社会各界看到黄江人民的努力与奋斗,看见了不一样的黄江。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东莞市摄影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胡克嘉表示,此次摄影展览涵盖的内容跨度三十多年,他认为这是记录时代、记录历史、记录发展变迁中最好的一种手法,将黄江的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非常好地融合在一起,以影像方式去述说黄江的故事、讲好黄江的故事。
东莞银行黄江支行行长何雪峰认为,本次展出的摄影作品质量和立意非常高,策展也花了很多心思,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充分体现了黄江镇近年来在城市建设、工业制造、生态环境、宣教文体旅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呈现出大美黄江和绿美黄江,让市民可以感受到黄江镇政府实施“工业立镇、文化强镇”所带来的蝶变。

活动中,黄江摄影协会会长杨石彪向东莞市黄江慈善基金会捐赠获奖作品的奖金。“此次摄影展,我将把获得的奖金全数捐给黄江慈善基金会,希望绵薄之力能够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杨石彪说道。
杨石彪介绍,他来到黄江工作生活已超过30年,目睹了黄江近年来的变化,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一幅又一幅珍贵的照片。“一张照片往往比很多文字更能记录历史。很多时候,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你要对你所在这方土地有感情,才能拍出好的照片。比如黄牛埔绿道连续拍了10年,它像九寨沟一样美,我就要把每个季节的变化记录下来。”
杨石彪坦言,近几年来,他对科技馆、黄牛埔美术馆、黄牛埔森林公园、蝴蝶地湿地公园和儿童乐园等的城市建设印象深刻,道路更为整洁干净,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乡村蝶变新画卷正快速铺开
据介绍,随着黄江初步搭建起深莞高度融合发展的桥梁,乡村地区由于建设用地相对充足、地价便宜,逐渐衍生成为重要的功能平台,成为融入湾区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黄江各村之间居住、产业功能交杂,形成“非城非乡”的低品质城市空间。如今黄江传统农业已经消退,全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时代,为此,黄江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使得各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战略投资价值极大提高。
黄江镇位于东莞南庭、深圳北院,在对接大湾区战略落地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为应对湾区区域竞合,深莞城市之间纷纷加强合作。在产业驱动、重大枢纽产城融合带动以及跨市交通联动下,黄江各村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除了产业发生重大改变之外,如今,生态文化正成为黄江新时代文化的主要部分。

走进拥有银白色外表的黄江镇科技公园,颇有设计感的科技馆和城市展厅被各式各样的花包围,这里已成为黄江市民散步、休闲的偏爱之地。此外,随着黄牛埔森林公园、蝴蝶地生态公园、黄江党史公园等相继完成升级,黄江也多了一批“网红打卡点”。
近5年来,黄江还相继涌现一批社区公园、街心公园、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目前黄江共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植物园、纪念性公园、游园等50多个,构建了“出门见绿”的十分钟生态休闲圈,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放眼黄江大地,乡村蝶变的新画卷正在快速铺开,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乡村振兴的新活力成为激活深莞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