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携带互联网或资本基因的创新型便利店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经历起起落落时,一些发迹于二三线城市的“草根”便利店品牌却在悄悄逆袭——今天,东莞两家品牌便利店又刷屏了。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示的《2023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来自东莞的美宜佳以33848家的门店数量位居首位,同样来自东莞的天福以7208家的门店数量位居全国第四。
便利商店在中国、日本等地区又称为CVS,缘起于美国,通常指规模较小,但货物种类多元、贩售民生相关物资或食物的商店。
今年的榜单中,排在美宜佳和天福之间的,是中石化易捷、中石油昆仑好客。此前多年,易捷才是中国数量最多的便利店。如果更要“较真”些,易捷和昆仑好客的门店主要位于高速服务区,不是常规意义上服务社区的便利店,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更能看出东莞美宜佳和天福这两匹“黑马”的实力所在,也说明东莞这个“中国便利店之都”,无可厚非。
这份榜单对东莞的意义,一是东莞两家品牌便利店第二次位居首位和第4位,更是第N次位居全国前5席。其次,是位居榜首的美宜佳去年一年增加3840家的门店数量,超过榜单中排名前十名的多个便利店品牌历年的门店数量。其以平均每天10+门店的开店速度,快速与后排便利店品牌拉开距离,有网友甚至调侃:在中国有一种便利店速度叫“美宜佳”。

与之相对比的是,一些外资便利店品牌在榜单中的十强徘徊多年,有些甚至跌破十强。而部分排名前5名的便利店,近两年虽然仍在榜单中,但门店总数却有所缩减。
为什么东莞的便利店会逆势而行呢?
便利店是城市高效运转的毛细血管,不仅折射着城市的商业成熟度,更彰显一座城市的温度。深夜喧嚣褪去,便利店依然灯火通明,那是东莞为打工人留下的温暖与守候。
在东莞,无论是早起赶车还是深夜归来饥肠辘辘的打工人,都能在便利店中找到各种所需。数据显示,东莞便利店密度达到1242人/店,密度高居全国第一。东莞便利店中,61.38%为24小时便利店——也就是说,东莞每两家便利店里,就有一家是全天营业的。
从世界工厂变成创新之城,东莞的“打工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永远能在便利店找到各自所需,这也使东莞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入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当便利店成为打工人热衷的城市标配,便利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也就成为他们离开家乡后最愿意选择的打工地。
便利店不仅助推东莞成为“温暖之城”“青春之城”,更是“创业之城”——由于行业门槛低,是许多创业者都会选择的项目。美宜佳去年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数据显示,全国美宜佳拥有两家以上门店的加盟者有2321人,其中最高一人拥有25家门店。加盟十年以上的伙伴有1156人,15年以上的也有229人。

天福集团董事长欧阳华金在接受东莞日报记者采访时曾感慨地说,在全国前十名的便利店中,天福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背景,依靠“草根式”创业闯荡出来的便利店品牌。欧阳华金表示,他的梦想是在2025年,在线运营门店总数超过1万家,带领超过1万人奔小康,实现“老板梦”。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东莞的便利店会逆势而行,是东莞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需要便利店,便利店温暖了这座城;而便利店的成长更需要东莞这片土壤,低成本的试错让大批便利店进行“草根式”创业和逆势——双向奔赴下,成就了彼此。
在内循环、扩内需的背景之下,作为刺激线下消费的重要着力点,便利店的扩张步伐日益提速。我们衷心地祝福“中国便利店之都”会继续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