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4年东莞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法治护航东莞高质量发展”征文比赛正式启动,欢迎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高校法学院学生踊跃参加。
本次比赛由东莞市法学会、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弘扬法治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市法学会介绍,举办本次征文比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莞邑大地创新实践,推进东莞市法治工作不断深化,促进法治理论水平高质量发展。
比赛面向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高校法学院学生征集论文。参赛者可以围绕东莞的涉外法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法治化营商环境、“百千万工程”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等主题撰写论文。
参赛论文须为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篇幅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不多于15000字,内容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突出本土的问题意识、诠释逻辑和解决方案,分析问题要有现实针对性,对策建议要有可操作性。
作品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7月30日。大赛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其中,一等奖可获奖金10000元。评选结果出炉后,将举行研讨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征文要求:
1.参赛作品仅限论文,不含译文、书评等。
2.论文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突出本土的问题意识、诠释逻辑和解决方案。
3.论文应紧紧围绕征文主题,参考但不限于选题指引确定具体论文题目。
4.参赛论文必须是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论文应理论联系实践,行文规范,论据充分,具有创新性,分析问题有现实针对性,对策建议有可操作性。
5.参赛作品可为独立作品,也可为合作作品,但更鼓励独立作品参赛。合作作品应以团队形式投稿,作者次序自行拟定,最多不超过三人。合作作品来稿时,须提供确定无误的作者次序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中途更换、增加、减少作者或改换排序。合作作品作者数量、排序不纳入评定标准;如作品获奖,将按获奖等级向参赛者代表颁发标明作者次序的奖状和相应奖金。
6.参赛作品须未经发表,且未获得过其他奖项,亦不得同时用于其他学术征文比赛,无知识产权争议;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如获奖励,取消奖励。
7.文章篇幅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不多于15000字。格式参照《中国法学》,须在文末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院系)、学科专业、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请参赛对象将文件统一命名为:“姓名+题目+学校/单位名称”,以PDF格式提交作品至电子邮箱:DGFXH2283@163.com。参赛论文发送后不得再作任何修改。
8.参赛论文的查重率限制在20%以内(含20%),查重率超过20%的论文不进入评审程序。
9.征文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30日。
10.参赛者须秉持诚信原则,杜绝抄袭剽窃,否则自行承担相应不利后果。
选题指引:
本次征文主题围绕东莞的涉外法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法治化营商环境、百千万工程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等展开,以下选题推荐但不限于:
1.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统筹推进东莞市法治和涉外法治研究
2.涉外民事诉讼案件管辖权制度完善的东莞经验
3.东莞市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4.东莞涉外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5.东莞加强制度型开放重要法治问题研究
6.东莞“制造业出海”权益保护与企业经营风险研究
7.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下内地与港澳民商事法律冲突解决
8.深圳都市圈背景下以法律服务破解莞深协同堵点难点的研究
9.粤港澳大湾区民事强制执行的区际协同研究
10.加强本地诉源治理,打造大湾区和谐善治新高地
11.法治政府建设的东莞模式探索
12.“投资年”背景下东莞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研究
13.推动东莞仲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14.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互动关系
15.东莞外资企业投资环境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16.东莞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
17.东莞司法公正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18.法治化营商环境下的企业合规管理研究
19.东莞基层综合治理的经济法治保障
20.“百千万工程”与东莞未来社区建设研究
21.“美丽庭院”建设的东莞实践与创新研究
22.东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法律服务研究
23.东莞政法部门参与“1+6+N”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研究
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奖金100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3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5名):奖金10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10名):奖金500元+荣誉证书
(注:奖金均为税前金额)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姚嘉,0769-22832593;卢锐潮,0769-2283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