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身为宝妈的她
凭着一双巧手
成为一名编织博主
全网粉丝超30万
在补贴家用的同时
她还吸引了一群同样
在结婚之前,邵艳喜欢各个城市到处跑。零几年的时候,她便靠着到珠三角拿货返回老家摆摊售卖,每个月赚七八千块钱。
“广州、东莞、武汉都跑过,比价然后拿货回去卖。”84年出生的邵艳是安徽阜阳人,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她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比较爱跑”。邵艳与东莞的缘分,便源于女装的批发售卖。
“别人跟我说东莞的衣服便宜,我就过来看了。”邵艳回忆,每回过来东莞拿货,都要坐20多个小时的长途火车。选好货品后,再通过火车运回安徽。每来一趟,都要拿好几千元的货品。
2009年,她在朋友介绍下结识了现在的老公。为了不再两地分居,邵艳结束了拿货摆摊的日子,从安徽老家来到东莞虎门,和老公一起扎根奋斗。
刚来虎门的时候,心灵手巧且会唱歌的她,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幼儿园的工作机会。
“当时我会编一些小玩意,奖励给表现好的孩子。
”邵艳讲到,
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她,耳濡目染学得了一手编织好手艺。
对邵艳来说,角色的转变源于2011年大宝的出生,第一次当妈妈的她又惊又喜。
幼师的工作,也让她有较为充足的时间照顾家庭。“我儿子后面念的幼儿园,就是我在的那所。”
这一阶段,邵艳的工作与生活还是有明显分界线的。
直到
2017年,小女儿的出生才让她不得已从幼儿园辞职,全身心照顾两个孩子的成长。
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辅导功课、一日三餐及家务琐事——
由于时间变得碎片化,早九晚五的工作不再适合她,她真正意义上地成为了一名宝妈。
邵艳告诉我们,编织是她从小养成的爱好。两个孩子穿的小袜子小毛衣,几乎都是自己亲手编织的。在陪伴小孩成长的空隙,
编织也成了她唯一能自由操作的小事业。
“主要是时间自由,想做就做。”邵艳告诉我们,在照顾孩子的间隙里,她偶尔会在二手平台上接单,做些手工编织的散活儿。
而正式接触视频平台,还是源于一次朋友的建议。
“朋友跟我说我织得这么好,可以试试发视频呀。当时我就录了一个帽子的视频,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看。”2019年12月,邵艳在朋友的建议下,第一次尝试在视频平台分享帽子织法。
第一次录制视频,分享的是一顶紫色针织帽编织方法。
她将一顶帽子分为三期内容,分别是帽顶、帽身以及帽子上的花朵勾法。
三期视频一经发出观看总量便超10万次
,收获
了许多人的点赞,这给了邵艳很大的信心。
2020年初,疫情突发。面对口罩紧缺的情况,邵艳在网络上分享口罩的编织做法。虽然不能预防病毒,但口罩可爱的外形还是获得了许多人的喜爱。三条有关口罩编织的视频,播放量超300万次。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凭借着过硬的编织技术,邵艳取得了多个10W+的佳绩。
从帽子鞋袜等穿戴物品到娃娃发卡等可爱摆件,她分享的视频教程不断丰富。虽然没有复杂的拍摄手法、风趣的视频文案,但踏实真诚地教程分享,让她切切实实地受到大众的喜爱。
不少粉丝对她的称呼,逐渐改为了“老师”。

截至今年4月,邵艳全网粉丝总量已经超30万人。“19年底到2021年,视频纯粹的流量收益大概在3-4万元。”邵艳笑着,向我们补
充了一句“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或许想问——拥有这样优质的账号,邵艳似乎不应该只赚这么点钱。带着疑问,我们的采访继续深入。
“差不多每星期要拍两三条视频,有时候拍得不好,要反复拆了线重新拍。”邵艳告诉我们,最开始她对视频一窍不通,也是跟着网络上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邵艳
单个视频的拍摄环节一般耗时两三个小时,而后再是视频的后期处理,
整条视频从拍摄到产出,顺利的情况下至少需要3-4小时打底。
2020年,随着爱好编织的粉丝越来越多,不少人纷纷留言,咨询她去哪里买编织的相关材料。一来二去问的人多了,
邵艳干脆在开了一间自己的淘宝店,售卖编织材料包。
疫情期间,每天晚上丈夫和儿子都会帮她按照订单对材料包进行配货,而后再打包发货。订单量虽不多,但每天十个快递左右的单量,还是能为家庭带来三四千元的月营收。
淘宝店开设之后,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邵艳就更忙了。她不仅需要保持视频的日常更新,还需要分配时间精力到视频直播、店铺运营等方面。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一个宝妈勇闯互联网的励志故事即将展开?
遗憾的是,生活不是电视剧,没有那么多的逆袭与反转。
“被小孩捆得死死的。”邵艳向我们讲述她的日常——5:30起床为念初中的儿子做饭,6:30出发送孩子到学校。至于小女儿,2023年,她干脆在虎门旧街租下一间转角小铺子,方便早晚接送和照顾小孩。

虽然忙碌,但在邵艳的手机里,每个月都会拍下几百张孩子照片。
她还用女儿的小名,为铺子命名——“小月亮手工屋”,店铺主营各类手工编织物件。“我女儿经常说,‘妈妈,你能不能送谁谁谁一个发卡’这类的话。”邵艳边笑边摇头,她讲到女儿在幼儿园里十分受欢迎,每天带去学校的发卡几乎都找不回来。

“现在淘宝店基本就是挂着,视频拍的也少了。”邵艳讲到,因为开了铺子,淘宝店逐渐被搁置,视频的更新速度也开始放缓。她的精力现在主要集中到门店产品的编织上来。
她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将粉丝引入私域。除此之外,她还搭建起了两个百人小群,向手巧的宝妈们下单收购手工编织品。
“上半年基本就是织,囤货,下半年九十月份开始就是卖。”她讲到,她的货品
基本以20元/工时来定价,
上半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编织,只会在周末才会到摊位上来。下半年情况则大不相同,
临近年节的时候生意火爆,有时候一天就能卖出好几千元的货。
“有时在朋友圈发牢骚,很多宝妈都会安慰我。”
邵艳讲到,编织让她认识了很多宝妈姐妹,这是非常宝贵的情谊。有时候她在朋友圈吐槽发牢骚,大家都纷纷宽慰她
。
而身为宝妈,每天8:30到下午16:00才是真正属于她的“课间时间”。因为编的太多,她时常觉得肩膀酸痛。丈夫偶尔打趣她,“挣的钱还不够看病的。”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她开始每天利用自己的“课间时间”到虎门公园跑上8公里。
虽然为家庭付出了许多,但在提起孩子的成长时,邵艳总是轻声细语地微笑着。她的朋友圈除了产品宣发,就是两个孩子的成长日常。
互联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邵艳的生活方式,但仔细回溯,每一次改变,都是邵艳在爱意里独自发光的时刻……
后台滴滴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