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建设工程项目获得“鲁班奖”,拟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东莞+ 2024-04-17 16:09:00

为加快补齐建筑工程品质短板,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促进建筑行业全链条质量提升,近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结合东莞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即日起至5月11日。

激励企业创建精品工程

根据《实施方案》,自2024年起5年内,东莞计划每年推荐评选省级工程质量奖50项以上,国家级工程质量奖2项以上。东莞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7月1日以后开工建设的房屋建筑项目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应创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奖项,投资1亿元及以上或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应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项。政府投资项目创建省级及以下优质工程奖项不额外增加费用。

同时,东莞市内建设工程项目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的,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获得国家级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一等奖的,对勘察或设计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将获得国家和省市本行业奖项的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大激励力度,对参建单位一并给予信用加分。在保证金、工资监管等方面加大对获得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在招投标领域进一步加强招标人择优力度,鼓励招标人将企业承接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因素,营造“优质优先”的市场环境。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量质齐升

《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到2025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100%;力争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以上,到2030年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比达到65%以上。

为达成目标,东莞将推进落实《东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3-2035)》(东建节能2023〔2〕号),明确东莞国际商务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城的重点区域先行先试,同时要求新建建筑应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超高层建筑应按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积极创建高性能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此外,加大绿色建材宣传力度,以大宗绿色建材如混凝土、墙材、部品部件等为重点突破,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研究在高星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评价中提升绿色建材相关内容比重,鼓励企业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适时增加发布不同类目的绿色建材价格,试点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选用绿色建材产品。

推行信息公示追溯质量责任

《实施方案》要求,建设及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公开工程结构形式、设计使用年限、绿色建筑等级、主要建筑材料、工程质量目标、质量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竣工交付使用前,在住宅楼栋入口处公开分户验收方案及验收结果信息、质量保证书、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质量保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承诺保修响应时间等信息。

与此同时,东莞还将开展新建住宅工程“业主预看房”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工程质量社会监督机制,倒逼工程参建五方责任主体建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实行质量责任逆向追溯机制,严肃处理不及时应对群众投诉的企业和个人,对不履行质量保修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程度进行不良行为记录、信用扣分、约谈、重点监管、信用惩戒等,对违法行为严格实施行政处罚。

文字:记者 冯文彦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