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 | 惊世发现“马王堆文物”首度来莞:走进轪侯家,会看到什么“奇迹”?
东莞+ 2024-04-15 17:34:55

三星堆、法门寺地宫、圆明园兽首等顶流文博IP落地,持续带动东莞“文博热”升温。这一次,是马王堆!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东莞市博物馆与湖南博物院携手合作推出“永生——千古奇迹马王堆汉墓文物特展”。马王堆汉墓在发掘五十周年之际,首次大规模到访粤港澳大湾区,将在东莞市博物馆展出精品文物168套,计313件,其中珍贵文物逾100件。以五十年传承踏实昂扬的积极姿态,重现两千年雄健典雅的文明辉光。

展讯甫出,关注者众。市民的呼声无比高涨,纷纷表示期待马王堆汉墓文物来莞,在“家门口”探秘千年奇迹。

据介绍,本次“永生——千古奇迹马王堆汉墓文物特展”,分为不朽与永生走进轪侯家两个部分,具体从“惊世发掘”“轪侯身份”“千金之家”“衣被锦绣”“钟鸣鼎食”“笙歌乐舞”“养生延年”“家有藏书”“大礼安魂”等九个单元,对马王堆汉墓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进行展示与解读。

千年古墓里的西汉初期贵族生活图卷

作为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马王堆汉墓以2000年不曾腐烂的女尸辛追夫人震惊世界,出土时辛追夫人皮肤柔软,毛发尚在,四肢关节可以弯曲伸展,血管清晰可见,堪称人类防腐技术奇迹。

1972至1974年,马王堆出土3000余件珍贵文物

辛追是西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夫人,这是一个家族墓地,安葬利苍及其夫人辛追、儿子利豨。随之出土的还有700余件精美漆器、500多件丝织衣服、逾50篇“百科全书”式简帛文献……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可以窥见汉代人是如何“吃喝玩乐”,也可见当时漆器工艺、丝织技术、天文地理等辉煌成就。

朱地彩绘漆棺

利苍生于战国末年,逝于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惠帝二年,又因功封轪侯,因封在轪县(约今河南光山县和罗山县之间),所以称“轪侯”。在汉初至惠帝140余个封侯中列120位,食邑七百户。

轪侯爵高禄厚,家藏千金,琳琅满目的展品将为你铺就一幅西汉初期贵族生活图卷。

走进轪侯家,我们会看到什么“奇迹”?

古人“事死如事生”,希望死后也能过着如生前一般的生活。因此,透过古墓文物,我们得以穿越历史长河,感受那个时代的温度。

“走进轪侯家”是本次展览一个重要的部分,在展览中,我们可以在欣赏文物的过程中解锁轪侯一家的衣食住行。你既会惊叹于古墓文物的保存完好,又将在器物之美中回望历史的智慧。

云纹漆案及杯盘

展览将展出的众多漆器黑红相间,光鲜亮丽,仿若新制。由于马王堆汉墓优良的保存环境,使得大量汉初珍品出土时都保存完好,才得以让今人看到两千年前的光泽。

如辛追墓出土的双层九子漆奁,这是轪侯夫人辛追生前用以存放梳妆用具和贴身物品的奁盒。该漆奁出土时以绢地“信期绣”夹袱包裹。器身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小奁内放置化妆品、假发、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物品。此奁在空间上作了巧妙的排列,既节省了空间,又使整个器身美观实用,堪称漆器中的精品。

双层九子漆奁

轪侯家都吃些什么?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遣册,也就是随葬品清单,其中有与吃有关的记载。遣册中记载的食物种类涉及主食、肉食、瓜果蔬菜、饮料、糕点等百余种,烹饪技法有煮、蒸、烤、炸、煎、炒等。

轪侯家的主食种类丰富,米饭除了常规的白米饭外还有麦米饭、黄粟饭等,有时还会在蒸饭时加些红枣。菜品也有烧烤类、煎炸类、蒸菜类,包括串烤鲫鱼、煎焖野鸡、蒸鳜鱼等。轨侯家还喜欢涮火锅,涮料有牛肚、小猪肉、鸡肉片和藕片。让人不得不感叹,轪侯一家也太会吃了!

帛书《天文气象杂占》

马王堆汉墓也被称为“2200年前的地下图书馆”,利豨墓出土13万多字的帛书、简牍,均为战国至汉初的文献抄本,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医学、历史、艺术等领域,大多为失传已久的珍贵文献。

轪侯家当然不止于此。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层面,马王堆汉墓所蕴藏的信息都无比丰富,“五一”小长假走进东莞市博物馆,在展览中穿越古今,一饱眼福。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永生——千古奇迹马王堆汉墓文物特展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日-2024年8月25日

展览地点:东莞市博物馆

文字:谢冰莹 图片:东莞市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院 编辑:郭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