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点亮未来 创新成就梦想。4月12日至4月13日,2024年东莞市中小学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现场赛在南城第一初级中学举行。来自182所学校的291支队伍现场参与人工智能现场协助挑战赛、科创智造和智能机器人三个大类的比拼,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展现信息科技创新的魅力。
本届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指导,东莞市教育局主办,东莞市教育信息中心承办,南城教育管理中心协办。
291支队伍现场比拼,莞邑少年大显身手
中小学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4届,已成为东莞市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历年来,东莞师生在省赛、国赛中成绩优异、屡获大奖。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活动共收到各镇街推选的各学段线上作品2399件,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大幅度提高。本次现场活动共收到各镇街推选的383支队伍,经过专家们公平公正的评审,共有182所学校的291支队伍脱颖而出,入围现场展评。
在人工智能现场协助挑战赛现场,比赛紧张而刺激,大家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关注着场上局势变化。该项目为东莞市特色交流项目,参赛队要分步兵机器人、工程机器人、无人机机器人开展联合对抗。学生通过编程和操控机器人进行射击对抗,发射弹丸攻击对方机器人或基地以获取比赛胜利。这个项目共有34支队伍参加,学生通过巧妙设计机器人结构,借助精准有效的攻击战术,双方你来我往,战况激烈。
“这是打团战,既需要团队成员对信息技术的全面掌握,要对机器人进行改装和编程,还离不开大家协作开展战术配合,非常不简单。”东莞中学代表队队员、高二(17)班的阮同学说,自己在高一就报名参加了兴趣社团,慢慢加入了校队,开始代表学校打比赛。参训虽然要付出很多时间,但也帮他打开了知识面,爱上了信息技术,爱上科创。对未来,他有自己的规划,“想当一名工程师。”
少年创客创意无限,种下科技梦想种子
除了人工智能现场协助挑战赛,包含了科创智造和智能机器人两个项目的实践类的赛场也是精彩纷呈。
记者了解到,科创智造项目共有三个子项目,分别是智能博物、创意智造和优创未来。参赛选手要面对的挑战也不小,在智能博物子项目中,要求参赛队伍设计并实现一款具备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能理解会思考的智能系统去探秘中华、博识万物,完成文化传承之旅,创作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丰富性和创新性。
在创意智造子项目中,参赛队伍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使用3D打印,激光切割技术以及开源硬件,结合编程和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出体现创客文化和多学科综合应用作品,并进行交流展示。在答辩环节中,选手需要根据评委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乒乓球开球机”“图书馆书籍识别与阅读进度分析系统”“基于大模型人文对话的鳌台AI书院”……一个个创意无限、功能新颖的作品被学生创造出来,学生答辩过程思路清晰、表达流利,充分展示出东莞学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智能机器人比赛现场激情澎湃,热闹非凡。轮式行走机器人、履带式行走机器和飞行机器人轮番同台竞演,学生在比赛中收获科技自信、培育科技梦想。除此之外,还有FLL青少年机器人挑战、FLL少儿探索、3D航天创新创意搭建编程挑战等项目在比赛区域同步进行。
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杨明欢认为,本次信息科技创新大赛,不仅是深入推进科学教育,把科技创新的种子种到中小学生心中,而且积极响应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彰显了“先进制造之都”的城市魅力。他希望借助大赛的成果展示和优秀选手的榜样作用,引导更多的人投身到科技创新事业中来,共同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在这场大赛中,学生们用科技点亮梦想,用创新书写未来。东莞市教育部门也将不断积极行动,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通过五大任务、20条举措等营造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努力实现“编”地开花,精彩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