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星城社区打造青少年的友好服务圈
东莞+ 2024-04-11 15:29:0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近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社区青少年“伙伴计划”示范项目评估专家到东城街道星城社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检验“伙伴计划”星城社区示范项目阶段性工作。

评估专家组高度肯定东城街道星城社区“团团活力圈”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提炼出“党团共建,五社联动”青少年资源服务网、“1+2+4”青少年服务模式、“家-校-社”心理健康互助体系等“星城经验”,具备创新性和示范性。

“1+2+4”青少年服务模式的“星城经验”

“团团活力圈”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服务是全国“伙伴计划”示范服务项目。星城社区作为市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社区青少年‘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简称“‘伙伴计划’项目”)的三个社区之一,拥有6万常住人口的新型社区,社区中常住青少年儿童群体占比约25%,约为1.5万人。

2023年8月,东城街道团工委、星城社区联合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专业社工团队开展社区青少年成长需求调研,发现社区部分青少年在思想素养、身体素质、人际交往素养和心理素养四方面的存在服务需求。

为满足社区青少年多元化的需求,“团团活力圈”项目运营以来,东城街道团工委和星城社区党委联合东莞鹏星社工机构共同发挥资源优势,组建“党群共建,五社联动”的跨专业、多元化“星·伙伴”服务团队,撬动社会各界青少年服务资源,将人力、物力等资源清单与青少年需求清单匹配,精准化推出“同领航”“动起来”“走出去”“探自我”四大服务板块,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专业、公益的服务课程,提供多元化服务。

东城星城社区党委书记周锐勤说,这是我们聚焦社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急难愁盼的普遍性需求,尤其是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社会融入、身心健康等方面发展状况,搭建“党团共建,五社联动”青少年资源服务网,打造出的社区青少年服务公益项目,助力东莞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

经过6个月的实践,星城社区逐渐形成了“1+2+4”青少年服务模式的“星城经验”,即:坚持“青春向党”一个核心理念,围绕多元化、精准化两个服务特色,打造“星·导师”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工程、“星·领航”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工程、“星·志愿”青少年助力社会善治工程、“星·伙伴”重点青少年精准帮扶工程四大工程,为社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项目共开展服务174场次

社区是青年集聚的“最小单元”,是服务青年的“前沿阵地”,也是关爱联系青少年的“最后一米”。在东城中心小学就读的小林(化名)由于不善与同学沟通交流,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导致他一段时间辍学在家。

“星·伙伴”服务团队社工得知后主动联系,不仅为他进行个案服务,还想方设法打开他的心结,通过手工制作小组配合完成的方法,让他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逐渐融入在小组当中,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

如今,小林不仅回到了校园中,还交到了不少好朋友,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很多。

“瞄准青少年的服务需求,为他们提供精准、专业的服务。”“星·伙伴”服务团队相关负责人说,在项目前期,他们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入户、细化服务对象分类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需求,以社区青少年“需、盼、求”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手法设计服务方案。

每场活动背后都有社工们的精心设计,他们将青少年思想引领贯穿服务工作之中,引领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比如,开展以“长征精神”“丝绸之路”“民族团结”、非遗文化传承等主题的沉浸式体验活动,用青少年易理解好记住的方式讲历史讲故事,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此外,小手工、诗歌诵读、户外体验等特色活动,也深受社区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同时激发了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截至3月31日,项目共开展服务174场次,服务人次达10195人次,服务时长达335小时。

打造青少年友好服务圈

高三的刘同学就是“伙伴计划”志愿者之一。起初他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小朋友们宣讲消防安全知识,辅导小朋友学习,组织主题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快乐和满足。”刘同学说渐渐地加入了“星·伙伴”服务团队。

虽然高三学习任务重,但寒假期间其服务时长达30余小时。刘同学不仅自己加入志愿者团队中,还带动身边4名同学一起参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我想让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刘同学说。

如今,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在星城社区已蔚然成风。截至2024年3月31日,项目共整合一支跨专业、多元化的“星·伙伴”服务团队,其中包括志愿者261名、公益讲师26名、服务阵地资源27个。

星城社区以“发掘社区服务资产-运用社区服务资产-构建良性互动的资产关系”作为路径,提炼CPV循环工作模式。C指的是连接,在项目运营期间,东城街道团工委、星城社区党委、社工共同发掘社区“星·伙伴”,与星·伙伴们建立连接;P指的是推动,团团活力圈的项目平台上,推动社工+社区志愿者+星·伙伴们投入青少年服务;V指的是活力,打造“党团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社会慈善力量”五联资源网,焕发社区活力,在充满活力的过程中继续深入发掘社区“星·伙伴”,继续与他们保持连接。

在CPV循环工作模式下,“星·伙伴”队伍在星城社区党委的支持下,增加了党建共建的医疗资源、各青少年服务机构、双百社工等多元化资源投入青少年服务;同时在街道团工委的指导下,项目将会尝试在未来参与“益苗计划”,保持项目的可持续性。

接下来,东城街道星城社区将继续致力于关注社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发挥“1+2+4”的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青少年工作,为社区青少年打造“星·活力”青少年友好服务圈。

文字:记者 张喜林 图片:星城社区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