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外商|先之科半导体:智造“中国芯”,引领科技创新自强路
东莞+ 2024-04-07 18:41:06

在改革开放的恢宏序曲中,港商北上的号角陆续吹响,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之科”)董事长林日强作为“创一代”,选址东莞深耕湾区三十余载,锚定颠覆性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出半导体封装领域的领军企业。

▲先之科技术人员在CNAS实验室记录试验数据

投入大量科研经费,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建造智能化车间,加速数智融合进程;冲破“卡脖子”的技术壁垒,炼就“国产替代”的看家本领,成为全球半导体细分领域赛道的佼佼者。港资企业先之科的发展历程,是“东莞制造”蜕变为“东莞智造”的生动诠释,继而让“东莞智造”扬帆海外,闪耀国际舞台。

以“智”提质

逆势突围开辟新蓝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座座生产电子产品设备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掀起一股电子飓风热潮。自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落户,东莞借助香港企业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实现了自身华丽转型。

受家族影响的林日强紧跟时代潮流,投身于前景广阔的电子行业中,进入内地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发掘“第一桶金”。1991年,他在香港创办了“先科电子Semtech Electronics”,在湛江拉开了内地二极管规模化生产的序幕。

当时,二极管的市场端需求已达到国民级,但是生产端的工厂依旧屈指可数。面向旺盛的市场需求,先科电子刚成立便开足马力赶工生产,一个月能生产上亿颗,迅速跃升成为全球二极管的生产引擎。

1994年,林日强来到东莞寮步,依托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前瞻布局电子元器件工厂,携手德国半导体公司ITT,开启塑封三极管的生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呼啸而至,汇率、货币、股票市场大幅跳水,应收款项沦为多笔坏账,让先之科蒙受不小的损失。出人意料的是,先之科头顶亏损逆势前行,加大与日本晶圆厂及国内玻璃厂的合作,不断增设生产线,高峰时期每月产出接近20亿颗玻璃二极管,成功抢占市场份额,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玻璃二极管生产企业。

▲先之科满足各大家电客户的需求,成为三星、海尔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第一供应商

21世纪的钟声敲响后不久,先之科迎来了里程碑时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全新现代化厂房在寮步上屯拔地而起,无尘车间及生产设备焕然一新,塑封产品从生产线运转到市场上,便大受家电市场欢迎,先之科迅即声名鹊起,成为国际知名电子产品企业的供应商之一。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海啸,中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对抗美国次贷危机所造成的消费电子产品外销衰退,中国政府投入4万亿元提振国内经济,其中全面推广的“家电下乡”政策,强有力地带动了电视、冰箱、移动电话和洗衣机等四大类产品的销售。先之科迅速布局,短期内全力扩充产能,满足各大家电客户的需求,成为三星、海尔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第一供应商。

近些年来,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先之科依然保持盈利,并且加大研发投入,升级无尘车间、ERP和iMES系统等,同时打造国家认可的CNAS实验室、智慧物流车间,实现从原材料发料、车间上料,到成品出入库智能化规范管理。

2022年,公司注资5000万元打造智能化生产装备中心,该工业园区占地约40000平方米(约60亩),建筑面积超过60000平方米。他相信,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更有底气拥抱世界,才能赢得数字化变革的主动权。

▲先之科的发展历程,是“东莞制造”蜕变为“东莞智造”的生动诠释

用“芯”破局

替代进口重塑价值链

走进先之科智能化升级改造后的生产车间,晶圆切割、固晶、焊线、注塑、电镀、测试、包装等一系列封装生产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据公司总经理林俊安介绍,先之科已引入iMES系统及打造智慧物流车间,在工业互联智能“大脑”的加持下,可以实现自动化物流调度,监控产品的生产流程;在生产过程中,实时采集相关数据,有效优化生产效率、缩减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工厂实现数字化是半导体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外功修炼”,而重视科研投入则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内功修为”。林俊安补充道,目前先之科研发部门人员超140人,研发创新资金投入超3000万元,产品设计紧跟德国英飞凌(Infineon)、安森美(On-Semi)、Vishay(威世)等国际一线品牌,部分产品的性能表现基本相当,已经实现大多数产品的进口替代。公司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更成为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

面对“脱钩断链”的外部挑战与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先之科在过去几年积极部署新能源板块,与多家晶圆厂共同开发第三代半导体产品以及数字驱动IC,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口替代优势明显,持续助力国内产业升级,重塑全球价值链。

▲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2023年度晚会圆满举行

换“代”接力

转型谋变瞄准新赛道

乘着时代发展的东风,先之科领头落户湾区,见证“东莞制造”的崛起;迎着新一轮进口替代浪潮,率先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国产替代进口”,走上数智化转型升级之路。

在大环境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凭借智识与胆略,在半导体行业中拼搏出“一片天”的林日强,如今将接力棒交到了其儿子林俊安手中,先之科未来将如何规划开辟科技市场的“新赛道”?

▲林日强将接力棒交到了儿子林俊安手中,先之科未来将向科技市场的“新赛道”迈进

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主修工商管理及金融专业的林俊安于2008年加入公司后,便敏锐意识到公司材料备货过多存有隐患,于是大刀阔斧开展库存管理改革。正巧在这一年,库存清理使得先之科“备足弹药”安全度过金融危机。在林俊安大力推动下,先之科由传统的家族式企业改制为国际化管理企业,瞄准新能源板块,以数智融合领跑半导体赛道。2013年,先之科开始生产微型贴片式塑封产品,大量应用于手机、平板、蓝牙耳机等。2017年,先之科开始生产功率MOSFET产品,进军新能源、电车市场。随后,先之科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逐渐成为半导体界的科技创新主力军。

数智转型向新向上,创“芯”高地湾区崛起。 瞰望未来,先之科将持续提升芯片制造前端研发能力,主动拥抱新能源及AI智能新浪潮,力争在半导体细分赛道上跑出“新”速度,舞出“芯”精彩!

文字:官小群  图片:张伊琳  受访公司供图 视频:张伊琳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