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4年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在东莞举行。大会以“守正创新 赋能儿童健康教育”为主题,来自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的嘉宾深入解读幼儿园教学中健康教育的价值,分享新趋势与成功经验,探讨健康教育的创新和模式升级,为全国学前教育同行带来新视野、新启发、新思路。
玩教具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肩负着培育儿童的重要使命,承载着亿万家庭的殷切重托。”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瀛致辞介绍,目前,我国六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超过1亿人,全国有幼儿园27.44万所,我国学前教育规模宏大。
张瀛介绍,去年,教育部在全国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教育保障行动,在专项行动中,明确要求配备丰富适宜的玩教具。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学前教育发展基金250亿元,相当部分资金用于采购学前教育功能玩教具,“玩教具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医师林穗方指出,我国幼儿健康问题比较严峻,肥胖、视力不良、抑郁、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检出率较高,且上升速度较快,亟需提升幼儿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林穗方表示,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成年期疾病的预防应从生命早期尤其是幼儿期开始,因此,幼儿园要重视和引导幼儿增强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希望幼儿园重视儿童健康问题,结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进行重点观察,必要时及时诊断和干预,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建议幼儿园创建体育特色幼儿园,从基本健康素质养成开始,关注幼儿睡眠,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让幼儿“会睡”“会吃”“会玩”,健康快乐成长。
“学龄前期是儿童体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能发展存在不少问题。”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吴雪萍介绍,首先是我国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存在普遍不足,超70%的学龄前儿童未达到户外活动时间指南推荐,周末仅24.92%的儿童户外活动时间达到120 min/d;其次,76.29%的学龄前儿童周末屏幕时间过长,期待倾向于室内静态活动。这将导致体能发展受阻,从而影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一定规则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提高儿童运动兴趣。”吴雪萍表示,户外玩具器材是一种有效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方法,可以根据学龄前儿童年龄和体能水平进行调整,激发儿童兴趣,也更能提高运动负荷(量和强度),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发展。
吴雪萍强调,评估是体能发展的前提,只有科学化的评估才能发现“症结”所在。学龄前儿童户外体能游戏策划要以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为本,科学设置,不断创新,因材施教,保证体育游戏内容的合理性,提升游戏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有效性。
助力中国儿童健康成长
深圳市龙华区潜龙学校附属龙岸幼儿园教学园长刘兰君在以“幼儿园户外体能健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为主题分享时提出,要综合幼儿培养目标、场地和户外器械等因素,设计与本次活动紧密结合的游戏。比如,在培养幼儿匍前进的能力时,以将物品运送到前线的“战场”,如果我们碰到“电网”就会“触电”,导致任务失败。
同时,要确定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学重点,分解具体教学内容,并灵活才用讲解示范法、分层组织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手段实施教学。“总之,要以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的,培养终身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并将其作用将延续到儿童后期、青春期和成年期。”刘兰君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儿童对心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重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加大专业服务力度刻不容缓。广东碧桂园学校幼儿园保育主任杨森霞认为,幼儿期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建立自我概念,并开始形成对自己的看法,探索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也是趁这个时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通过习惯的培养,将行为内化为孩子的品质。
因此,杨森霞建议,通过积极开展幼儿园内的儿童心理辅导、儿童游戏辅导、亲自然活动等家园共建的活动方式,比如,幼儿园以儿童为中心建设幼儿游戏辅导室(心育空间),为孩子创设的过渡空间,带给孩子一段被允许、被接纳的人生历程体验,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幸福奠基。
主题分享后,会议还举行了“游戏课程、教玩具赋能儿童健康教育”圆桌论坛,刘兰君、杨森霞以及浙江波菲教育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昌华、牧童集团幼教事业部总经理张松、北京金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李培民等来自不同背景的嘉宾,展开深入探讨,凝聚起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教育共识,落实行动,助力中国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