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位政经企界重量级嘉宾出席、多个行业权威报告发布……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儿童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品牌授权年会召开,吸引了全国近千名行业精英齐聚东莞,共探玩具和婴童行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第十四届中国儿童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品牌授权年会现场
因“国字号”盛会站在聚光灯下的东莞,既是“中国潮玩之都”,也是“儿童友好城市”。自2021年以来,东莞探索以“四个坚持”(坚持儿童视角、坚持普惠共享、坚持科创特色、坚持湾区融合)推进“六个友好”(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益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科技创新友好),全面推动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印发了《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东莞成功入选。
全方位打造适儿空间
攀爬、滑滑梯、荡秋千,每逢周末或是节假日,位于东坑镇丁屋村的儿童公园就变得热闹非凡,孩子们在各种游乐设施之间追逐嬉戏,大人们则坐在一旁休闲聊天,园内充满了欢声笑语。丁楚娴和弟弟是这里的常客,她开心地表示:“我们有空就过来这边玩,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这里也有一些宇航员、火箭的元素,超酷的。”
▲亲子家庭在儿童公园内愉快玩耍
一个儿童友好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东莞给出的答案是:以“一米高度”,从孩子的视角去塑造城市建设新轮廓。
在顶层设计上,东莞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儿童发展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等,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库,出台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精准关联儿童生活状况和城市资源分配。在空间打造上,东莞聚焦医院、公园、商圈、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出台建设指引,为儿童友好场所、友好环境的建设和改造提供参考标准,为儿童参与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机会。
▲市妇女儿童活动新中心绘本阅读馆
在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家长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越来越多;在户外游乐场所,口袋公园、“园中园”儿童公园、绘本馆等功能性空间异彩纷呈;在公共场所,母婴室已基本覆盖交通枢纽、政务服务中心、公园、商业中心等各领域……随着一个个家门口“儿童专属”空间的覆盖,东莞“宜居、宜学、宜乐、宜游”的儿童友好版图串点成线,塑线成景,集景成区,使得儿童的成长空间日益广阔。
织密儿童社会保障网
与众多城市不同的是,东莞是一座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城市,在这里,流动儿童数量占54%,“读书难”“融入难”等问题颇受关注。对此,东莞探索从多个方面推动普惠共享,为他们织密兜牢儿童社会保障网。
▲2023年,东莞市妇联举行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暨“四防”教育宣传月活动
针对“读书难”,东莞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并探索镇村合作办园,优化公办民办义务教育结构,创新实施积分制入学民办学位补贴政策,实现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户籍学生100%享受学位补贴,破解当前公办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难题。
针对“融入难”,东莞积极开展各类关爱帮扶活动,通过开展“爱心父母大联盟”活动、建立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案三查”与责任倒查机制、打造家庭喜爱的东莞市家庭文化节等,满足流动儿童的多方面文化需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关心关爱。
与此同时,针对特殊儿童,东莞还实施了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学龄前儿童融合教育普及、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等行动,让共富路上“一个孩子都不掉队”。
▲东莞市学前融合教育推广园之一——万江滘联幼儿园
以东莞坚持实施的“学前融合教育推广支持计划”项目为例,其通过培育一批学前融合教育推广园、培养一批学前融合教育种子教师等,破解特殊儿童入园难题,过去三年已帮助137名特殊儿童实现入园随班就读,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融合教育乡镇(街)全覆盖。
科创赋能“儿童友好”
2024年3月22日,东莞儿童迎来了一件喜事——《东莞松山湖儿童友好科创园区创建指引》正式发布,松山湖儿童友好中子乐园正式开园。这是东莞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儿童友好科创园区,标志着东莞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取得新进展。
▲松山湖儿童友好中子乐园
放眼全国,众多城市正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东莞如何出圈出彩?紧扣“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其在国家“五个友好”基础上增加了“科技创新友好”,通过做唯一、做特色、做系列、做品牌,勾勒出儿童友好城市美好明天的特色蓝图。
这股“科学味”,属松山湖最浓。除发布相关指引、建设主题公园外,其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资源,以“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为核心,创建起了儿童科技体验的全链条体系。近年来,周六科普秀、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创造展示等趣味科学活动常态化开展,让松山湖的空气里都弥漫着科学味道。
▲公园内的儿童友好标识
依托强大制造动能,东莞还以“儿童友好”视角谋划产业升级,打造儿童产业链。通过培育头部潮玩企业和IP,成立儿童友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联盟等,已推动超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玩具和婴童用品产业集群,一天之内就能完成研发到生产,让孩子们在消费中玩乐,在玩乐中受教,在受教中健康成长。
在坚持儿童视角、普惠共享、科创特色的同时,东莞还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主动融入大湾区融合发展大局,促进莞港澳台青少年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和文化交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借儿童友好之机遇促湾区发展之大融合。
以儿童优先、儿童参与为原则,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一座儿童友好之城正在加速显现。接下来,东莞将聚力“百千万工程”实施儿童友好全域行动,力争在城市规划理念、家庭文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儿童产业链条等方面实现突破,推进“儿童优先”理念深入人心,让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