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和端午、中秋一样,有着特定食物。古时清明亦是一个“美食节”,其民俗更是丰富多彩的,如江南吃青团、陕北吃子推馍、福建吃暖菇包,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饮食习俗,那么在东莞,有哪些清明时节值得打卡的美食呢?
东莞“三不出”烧鹅引发打卡热潮
烧鹅是广东的传统特色美食,日常的烧鹅濑粉、烧鹅饭不可或缺,而在传统节日吃烧鹅,也同样在东莞人的美食DNA里。
清明初春祭祖时,烧鹅金鸡寄相思。鹅头有“髻”寓意,后继有人,用烧鹅祭祀先祖,也是祈求人丁兴旺。作为清明家宴上常年的“C位”,莞香楼的烧鹅经常吸引无数的东莞人频频打卡,而这款烧鹅到底有什么魅力,不断引发市民的打卡热潮?
“广东烧鹅以惠州和东莞最为盛名,大岭山荔枝柴烧鹅,是用一个‘金钟罩’作为烧鹅炉具,当地人叫‘鹅楼’。流传数百年,烧出个闻名中外的广东名菜。”莞香楼出品总监陈建明一边将烧鹅从烤炉中取出,一边娓娓道来东莞烧鹅的由来。
在东莞的千万家制作烧鹅的店面酒楼中,每一家烧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味道。陈建明介绍,莞香楼的烧鹅是选用九十日黑粽棚鹅,骨细肉嫩,皮脆味鲜,火色金红,为保证质量,命名“三不出”,即“皮色不金红不出;皮不脆不出;出炉后超过1小时不出”。
“我们今年的烧鹅外带活动价格是298元/只,在3月20日至4月6日之间,消费者都可以享受这种活动价格,由于临近清明节日,我们的‘三不出’烧鹅已经被很多顾客提前预定了。”东莞莞香楼店长助理赵建森说。
在莞香楼里正在品尝美味的食客餐桌中,可以看到烧鹅作为明星菜品备受青睐,而烧得红棕均匀的鹅皮,表面泛着油光,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今天是特意带着外地的朋友来到莞香楼打卡的。”市民王小姐说,烧鹅的皮下脂肪丰盈,一咬满嘴油脂香,是远道而来的朋友绝不能错过的口感。
乳猪祭祖 清明纳福必不可少
“溯源二千余年,南粤宴菜首选。”广东烤乳猪有2000年历史,从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展现一座出土青铜烤炉,据考证为烤乳猪专用,同时史载南粤人烤乳猪制法曰:“小腹开,去五脏又洗净,以茅如腹令满,柞木穿,缓火遥”,烤出色赤皮脆的烤猪。
烤乳猪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传承。在清明祭祖之后阖家品尝美味,也是东莞人传统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物的更多期待,陈建明说,在2019年,莞香楼反复研究攻关,发掘传统,采用明炉炭烤,以火碌猪,单只单做,保证乳猪皮松脆化,有炭烧香味,皮色红中带麻,麻点分布均匀。一改目前行业流行的烤加炸做法,在用心诠释着传统习俗的同时融入创新,使得烤乳猪成为时代变迁中的美食明星。
“现在莞香楼的明炉烤乳猪价格是698/只,3月份预定还能送价值98的礼包,包括玫瑰豆沙包、祭祖器皿、靓米酒,很受消费者欢迎。”赵建森介绍说。
食艾吃茭,感受“春日限定”的温暖情怀
春末夏初,粤人喜欢食艾,据说,艾叶有驱寒祛湿、增强免疫力之功效。而在清明前后,艾叶刚刚抽出嫩芽,发出诱人的清香,正是吃艾的好时节。在东莞,做艾角、吃艾角,已成为人们“春日限定”的一种温暖情怀。小小“艾角”不仅藏着春天的味道,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对传统美食的传承。
赵建森介绍说,莞香楼在每年春夏季都供应有艾煎堆、艾肠粉,还有艾角。艾角馅选用猪肉、萝卜干、马蹄、冬菇、虾米等,一改传统甜馅味道。因虾米金黄如钩,所以叫金钩艾角。
艾草清香,是东莞人春天的限定美好回忆,而在清明前后吃荞头,也同样是东莞人的传统习俗。“在广东清明节拜祭祖先,有的会带乳猪、烧鹅,有的会带一块烧肉。”赵建森说,在莞香楼,有一道用荞头烧肉的地方特色菜,荞头具有爽脆新嫩的口感,再配上肉类的滋润,非常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荞头一年中出现的时间很短暂,是只有清明节前后才有的,在小的时候家里经常做。”顾客王先生笑着说道,看到新鲜荞头别错过,错过了就要等一年。这次是和家里人一起过来的,就是在感受这种解腻的独特美味的同时,也回味一下儿时记忆。
美味推介
“三不出”烧鹅
选用九十日黑粽棚鹅,骨细肉嫩,皮脆味鲜,火色金红,为保证质量,命名“三不出”:即“皮色不金红不出;皮不脆不出;出炉后超过1小时不出”。
生炒菜心
菜心是广东特产,以秋冬季最为清甜爽嫩。莞香楼菜心选用菜心中的最嫩部分,不要花、不要叶,不卖隔夜。厨师用猪油、拍蒜,猛火翻炒,火候恰到好处,口感十分美味。
干炒莞香牛河
东莞是米粉之乡,河粉是中国主食“北面南粉”的经典之一。干炒牛河是流传整个大湾区的广府传统名食,源于香港,是粤菜干炒技艺的代表作。通过首创自行手制加工河粉:选东莞本地优质粳米,引优质净水,水磨布拉,即制即用,不留隔天。河粉韧而软滑,薄而透明,洁白而有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