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鼓励外资加码制造业 投资东莞大有可为
东莞+ 2024-03-24 17:02:5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从扩大市场准入、畅通创新要素流动、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举措。《行动方案》提出,出台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继续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并在外资企业非常关心的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准入试点。同时,鼓励以制造业作为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支持力度。

作为一座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东莞吸引外商投资优势显著。3月20日,东莞市外商协会发布协会会员企业经营情况年度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七成受访企业对东莞的营商环境总体满意,八成企业愿意继续扎根东莞发展,超一成企业有增加投资计划,展示出科创制造强市东莞对于外资仍保持着较强的“磁引力”。

本期三人行栏目邀请到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吕随启,为我们深度分析东莞在吸引外资上的资源禀赋,《行动方案》的出台为东莞制造业领域带来了怎样的市场机遇?东莞又将如何进一步升级外资营商环境,打造好“投资东莞”的品牌?

添“亮色”:锚定湾区一点两地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记者:您认为东莞在吸引外资方面,有怎样的资源禀赋?

马晓河

马晓河: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县迅速崛起发展为一座国际制造业城市。究其根本,外资外贸一直是东莞经济的底盘和最鲜明的底色,其中也离不开东莞的区位交通、产业转移、配套服务等因素。从区位上来看,东莞锚定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背靠珠江三角洲,西北接广州,南面连深圳,构成了东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产业转移上来看,东莞毗邻香港,有近百万的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东莞率先抓住了港台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已成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名城。

胡敏

胡敏:在新一轮引资方面,东莞至少已经具有其他地方不可多得的突出资源禀赋,一是地缘优势。东莞位居广州和深圳的连线上,可以说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承北前启南,又位居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在产业链条上极具放射性;二是产业优势。东莞已经具有完整的产业配套能力,尤以先进制造业集聚为经济特色。三是混合经济发展优势。东莞已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企业组织架构,其中外向型经济发挥着突出作用。四是营商环境优势。开放已经成为东莞经济的突出标志,经过这么多年开放发展,政府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已取得突破性成效。这些禀赋为新一轮吸引外资,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奠定了扎实基础。

吕随启

吕随启:东莞全市2023年完成实际外资72.2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5。一组数据表明,东莞开放型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具备明显的“三外”特征——依靠外资起家、外贸依存度高、外来人口占比大。当前东莞共有外资企业1.38万家,分布在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机械模具、印刷包装等传统行业领域,形成了全面完善的工业体系、供应齐全的产业配套、便利良好的营商环境,因而对于外资有较强的“磁引力”。

显“底色”:广开对外合作之门强化制造业看家本领

记者:本次《行动方案》重点鼓励外资向制造业倾斜,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作为享誉全球的制造名城,《行动方案》为东莞制造业领域带来了怎样的市场机遇?

马晓河:《行动方案》的出台为东莞打开了新的市场大门,使得东莞制造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动力。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外资企业对于东莞制造业领域的投资热情。东莞制造业应乘势而上,善于把握创新主动权,持续加大技改投入,通过“智改数转”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此巩固东莞外贸外资基本盘。

胡敏:本次《行动方案》的进一步修订,显然对东莞这一有着相当厚实制造业家底的城市,注入了“强心剂”,必然带来更大更广阔的市场机遇。现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对东莞来说,重点就是以“新”提“质”推动东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着力布局新一批战略性高端装备制造业和以数字经济赋能的未来产业,这正是东莞必须把握的引资目标和方向,因此在新一轮招商引资上必须选择富含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重点在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技术、产品线、供应链上布局未来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大集成效应,增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把已具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和市场优势。

吕随启:东莞一直是闻名全球的制造业基地,本次《行动方案》重点鼓励外资向制造业倾斜,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这为东莞制造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对于东莞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也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突破口。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应该向高端发展,提高技术含量,完善服务理念。同时,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将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东莞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此外,全面取消限制措施还将促进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提高东莞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增“成色”: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投资东莞大有可为

记者:在进一步提升东莞外资营商环境方面,您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策略和措施,打造好“投资东莞”的品牌?

马晓河:东莞应该改变被动等待外资的态度,转而以主动方式引导优势外资的投入,并制定相应的规划。譬如实施全面的产研招商组团计划,聚焦“投资年”主题和“五外联动”工作要求,全力吸引优势外资项目,多维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着力打造“投资东莞”品牌,促进外资外贸的稳定增长和提质发展。其次,开展针对外资招商的主题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外资企业来东莞考察和交流。强化重点地区的招商工作,如在港澳台这些重点地区常态化地进行招商活动,还可以高规格地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定期举办投资东莞尊享会和品荔交流活动等系列活动,积极向全球推介东莞的产业优势、投资环境。如2023年的东莞全球招商大会重磅发布2000亿基金,便展示了东莞招引外资的极大诚意。

胡敏:还是要紧扣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义,一是突出市场化。在吸引外资上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构成和要素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为各类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最畅通的市场环境。二是突出法治化。这里主要是强化效率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必须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最大限度地降低外资企业进入、注册、劳动者使用、用电用地、信贷融资、税务等各方面行政交易成本。三是突出国际化。对东莞来说,近有香港、远有新加坡,它们都是目前在国际上以标杆性营商环境的开放型城市,东莞一定要以高标准看齐,经常性与它们对标对表,从而真正能够打出“投资东莞”的城市品牌,假以时日,东莞不仅仅成为人们心中的制造业之都,也能成为国际上叫得响的“优质营商环境之城”。

吕随启:第一,优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为外资提供更加优质的高端服务;第二,完善外资营商环境,为外资在东莞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加大优惠和支持力度;第四,促进内外资的合作与融合,实现双赢。

文字:记者 官小群 曹丽娟 图片:官小群 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