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这两类人群受益!2024年度 “健康·佛医保”来了!
佛山+ 2024-03-19 10:54:12

“健康·佛医保”是我市唯一一款具有佛山特色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自推出以来成为超百万佛山街坊“心水之选”。3月18日,佛山市医保局举行2024年度“健康·佛医保”媒体见面会,宣布将于3月21日正式上线,参保日期截至4月30日。作为由政府指导的惠民产品,“健康·佛医保”不设投保年龄、不限既往症,投保“零门槛”,2024年度新增2类参保人群,优化了5个方面待遇保障,持续暖心守护市民。

undefined

3月18日,2024年“健康·佛医保”媒体见面会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举行,“健康·佛医保”共保体公司签订共保协议。

2024年度 “健康·佛医保”保费标准依然维持每人每年185元不变,参保对象从去年的5类增加到7类,新增包括了在异地参加基本医保的佛山市学籍的学生、本市高层次人才以及持有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和佛山市人才绿卡的本市各类人才两类人群。

undefined

3月18日,2024年“健康·佛医保”媒体见面会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举行,萧华坚演唱“健康·佛医保”主题曲。

“今年新增的类别,既是助力市委市政府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也是‘健康·佛医保’这个好的制度设计,能够惠及更多在佛山求学、就业生活的市民,让更多的人共享共保。”佛山市医疗保障局局长林剑伟表示,希望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人来参保,让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undefined

3月18日,2024年“健康·佛医保”媒体见面会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举行,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在提问。

在2023年度基础上,2024年度“健康·佛医保”优化了5个方面待遇保障。

优化待遇结构,大幅提升保障额度。将原有的28种重度重大疾病保险金与罕见病一次性补偿金合并为特定病种自费药补偿待遇,并大幅提升待遇报销限额,最高增幅达72%。

扩大报销范围,全面提升报销力度。将部分住院起付标准纳入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健康·佛医保”与基本医保之间的互补和衔接。

放宽自费项目限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于很多患者关注的PET-CT检查项目,不仅取消了年度报销次数限制与原有的9000元的报销限额,并且还按照100%的比例享受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新增11种特药,病种覆盖更全面。结合今年国谈药结果,遴选了11种未纳入医保目录的自费药,为患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用药选择。

提高健康群体待遇,无理赔优惠再升级。连续参保四年、三年或者两年无理赔的,医保目录内个人负担费用补偿、医保目录外个人自费费用补偿起付线分别下调3000元、2000元、1000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市医保局将探索增加“疾病预防 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为所有参保人员提供增值服务,让参保的健康人群也能够得到“健康·佛医保”的暖心守护。

回顾2023年,“健康·佛医保”受到了143万市民的青睐,参保率提升至22%,在全国“惠民保”项目中排名前列。赔付数据显示,共有22万多人次市民得到赔付,个人综合最高赔付超106万元,赔付金额超3亿元,其中患重症参保人的多层次保障最高减负率达76.4%。

undefined

购买了“健康·佛医保”的市民成功得到理赔,向工作人员赠送锦旗。

去年,参保市民刘女士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辗转在广佛两地就医差不多有6个月,经基本医保和大病报销70万元,仍需个人自付121.9万元,是“健康·佛医保”为刘女士家庭竖起一道坚实的医疗保障防线。

“因为我很幸运投了一份‘健康·佛医保’,它总共理赔去到了93万元,基本上是保住了我这个家,如果没有佛医保可能我就要卖房子了。”病患家属蔡先生说,“健康·佛医保”保费只要185元却赔了93万元,这令他很意外,没想到会赔付这么多,“185元可能就是一年少买一件衣服,就可以保障一年的平安,我认为很划算啊。”

“2024年,公司会一如既往延伸关爱,继续参加‘健康·佛医保’投保,为员工健康添保障,为企业发展添动能。”今年,佛医保持续提供一站式便捷结算,全市共有53个服务网点提供咨询投保服务,支持个人投保和团体投保。企业团体投保代表段志军表示,至今公司已连续4年为全体员工购买“佛医保”,2023年公司团体参保人数是2458人,共赔付了21人,合计赔付金额达38.41万元,人均赔付金额近2万元,切实减轻了我行员工的医疗费用负担,保护员工这一企业财富,亦减轻了企业负担,实现了“双赢”。

温馨提示

今年“健康·佛医保”

参保时间为2024年3月21日-4月30日

保险期限为2024年1月1日-12月31日

参保方式:

通过“健康佛医保” “佛山医疗保障”等公众号等办理参保;

扫描宣传物料二维码进行参保;

点击推送的短信、图片或小程序跳转至H5页面参保。

缴费方式:

可使用银行卡、微信支付或医保个账,实时为本人或父母、配偶子女缴费。

文字:记者 唐格桢 图片:记者 符诗贺、部门供图 视频:记者 何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