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文明共享计划”为横沥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出租屋租住人员和企业员工更有归属感 横沥供图
“‘肥坤’从北京开完全国两会后回来上班了!”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后,3月12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莫幼坤又回到了她熟悉的岗位,继续为东莞医疗事业奋力拼搏。
从平凡的护士到全国人大代表,莫幼坤的个人成长与东莞横沥的“好人现象”密不可分。“横沥的‘好人精神’影响了我,激励我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创造优异的成绩。”从个人到志愿者队伍,奋斗者们与横沥的发展步伐紧密相随,宛如一曲和谐共鸣的乐章。这片由众多“好人”共同构筑的“森林”,正蜕变成为推动横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成就城市发展的崭新篇章;好人好事、温暖瞬间,则成为文明建设的动人旋律。截至目前,横沥发掘选树各类好人、道德模范61人,获得各类荣誉94人次(国家级15人次,省级11人次,市级68人次),总数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井喷式增长。
好人成长之路
从平凡的护士到全国人大代表
今年是东莞市横沥镇新四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莫幼坤第二次参会,她带去了《加强农村农民体检意识培养,实施农村全人群健康管理的建议》,这是她长期坚守基层医疗一线、关注农民体检问题的调研成果。
40岁的莫幼坤是东莞卫生健康系统目前唯一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东莞唯一的农民工代表。她见证、参与了东莞社区卫生服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少人知晓到成为“健康守门人”。
初中毕业后,莫幼坤就一门心思想做护士,在她的坚持下,母亲带着她到卫生学校报了名。“这是我求到的,来之不易。我自己选择的路,撞了墙也不会回头。”
从懵懂的卫生学校毕业生,到一名恪尽职守的护士,再到光荣上榜全国优秀农民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重任在肩,救死扶伤的使命不变。这条路,她一走就是20年——2004年7月,从广西玉林市卫生学校毕业后,她先在柳州工作了三年。2007年6月来到东莞横沥,先在横沥医院任职;2008年10月,横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启用,莫幼坤从横沥医院转入横沥镇新四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工作中,莫幼坤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可,成为了横沥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中家庭医生签约数量最多的护士。无论是同事还是辖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肥坤”,这一称呼体现了她的人缘和亲和力,“这说明我们之间没有距离”。
吃苦耐劳是莫幼坤身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品质,她常常坦然地说:“我是农民的女儿,再大的苦,熬一熬就过去了!”她所展现出的乐观与坚韧,正是东莞医护群体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精神的生动写照。
凭借卓越表现,莫幼坤在2020年底荣获了“全国优秀农民工”殊荣;2023年,她更是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同年12月,荣膺东莞市“道德模范”称号。
■3月12日上午,莫幼坤回到了工作岗位
从个体到群体
有一种现象叫“好人就在身边”
如果说,乐观坚强的莫幼坤是基层医护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缩影,同样从横沥走出来的“前辈”曾香桂,则将不畏困难、不懈奋斗书写进了她的人生华章里。
她从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成长为东莞首位外来工全国人大代表,多年的履职经历让她深切感受到,那些曾被忽视的诉求正在逐步得到回应,更多人从中受益。她曾获得2013年“东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2014年获评“东莞好人”。如今,她又担任省政协委员,继续为基层发声。
莫幼坤、曾香桂如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一样,走进了东莞,扎根在横沥。她们用亲身行动诠释了横沥“小城大爱”和“牛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将这种精神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域。正是东莞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大爱,让她们深受感染,与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同步、共同繁荣。
过去的十几年里,横沥为曾香桂、莫幼坤提供了如家般的温暖。曾香桂感慨道:“生活在东莞,我们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让我们感到十分安心。”
如今,她们也在用实际行动回馈这座城市,踏踏实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将群众的心声汇聚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提案,带到全国两会、广东省两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神的能量跨越时空。近年来,在横沥“小城大爱”精神的滋养下,“好人现象”成为横沥镇的独特风景,涌现出“社工之父”徐祥龄,“诚实守信的牛经纪”张扬锦、朱树轩,“最美女教师”覃健等一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以及2021年度广东“孝老爱亲”类好人张月娥,2021年东莞第三季度“敬业奉献”类好人叶惠权,第四季度“助人为乐”类好人闫媛媛,2022年东莞第二季度“助人为乐”类好人吴亚七……
这些好人大多是来自民间的“草根英雄”,他们把平凡的小事用心做、用爱做,把一件好事认真做、坚持做。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当好人不抽象,做好事不遥远。
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个暖心的人物和故事则不断刷新着这座小镇的文明温度,逐渐释放出文化与道德领域的“森林效应”,横沥更在2017年获评“广东省文明镇”基础上,于2020年首次获评“全国文明镇”。
从群像到效应
“好人森林”为横沥添“一片绿”
横沥,这座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城镇,近年来为何能够孕育出众多平凡好人与道德模范,赢得无数赞誉?答案或许就隐藏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人文情怀之中。
如果你走在横沥的大街小巷,志愿者的身影如同繁星点点,他们默默地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让“小城大爱”成为了横沥的闪亮名片。
作为人口“倒挂”的城镇,横沥非户籍人口众多、出租屋遍布,但这并未让这座城镇显得陌生和疏离。相反,横沥始终坚守“以心换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让每一位在横沥生活的居民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两个文明共享计划”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出租屋租住人员和企业员工更有归属感。
“我已经把东莞和横沥当作我的第二故乡。这座城市给予我太多,我也想回报她。”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不知不觉产生了强烈的“家园意识”,这不仅让横沥成为了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更彰显了这座城镇的包容与和谐。
近年来,横沥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评促建、示范带动,相继推出了“道德模范”评选、“横沥好人”评选、和睦家庭评选等一系列“道德明星”评选活动,深入挖掘横沥好人、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唱响和传承“牛文化”,让文明风尚充盈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更融入横沥人的一言一行中。
为了让好人得到更多关心,横沥建立健全关爱“好人”长效机制,制定了《横沥镇“道德模范”圆梦计划实施办法》,建立帮扶和慰问道德模范机制,还专人专职跟踪“道德模范”及“好人”需求。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越来越多的横沥人挺身而出服务大众,成为城市的文明使者。
坚持“好人”教育从娃娃抓起,横沥还制定《横沥镇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指引》。关爱“小候鸟”、“益企啡吧”等公益项目,更是让“友善横沥”的城市精神更加看得见、摸得着。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横沥的好人频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从“挖掘好人”到“处处是好人”,看似数量的变化,实际是由知到行的过程,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从好人频出到文明新风,横沥把激扬精神力量作为迈向共同富裕的内核动力,不断掀起崇敬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热潮,在全镇形成见贤思齐、向善向上的生动气象。
现如今,“好人森林”愈加繁盛,温暖了你我,成就了横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