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惠州媒体调研行②丨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厚植生态底色 书写绿色答卷
惠州头条 2024-03-13 15:55:31

走进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一阵清爽气息扑面而来,举目远眺,苍山茫茫、林木青翠,展现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11月,位于广东东江之滨,在博罗、增城、龙门三地接壤之处,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完整且面积较大的林区之一,同时也是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有维管植物221科941属1876种,保护区内天然药用植物、特有种以及以罗浮山命名的模式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药用资源多达1074种,这里生活着大量野生动植物。 

自然美景让人赏心悦目,丰厚的生态资源让人倍感欣慰。这背后,是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罗浮山林场)工作者扎根深山,一代接一代护林增绿,全力守护绿色生态财富的成果。

近年来,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罗浮山林场)坚持党建引领,扛牢政治责任,全力守护罗浮山森林资源,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不断厚植生态底色,书写“绿色答卷”。

 

 

坚持做好“植绿”文章

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管理科负责人林伟通说,保护区(林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实际行动筑牢保护区的生态屏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植树增绿工作。

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美景。 惠州日报记者罗剑业 哈鹏 摄

林伟通介绍,保护区(林场)坚持做好“植绿”文章,去年广泛发动干部职工,扎实开展新春植树活动、“植树造林,党员先行”主题党日活动、共建“党建林”、结对共建主题党日等活动,累计种植苗木约3000棵(株),为保护区增添了新的生态活力。同时,制定和完善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罗浮山林场2023年森林防灭火工作文件,重大节假日森林防灭火值班值守方案并严格落实,通过智慧林火远程监控平台,安排人员持续全天候监测火情发生情况,与环罗浮山的相关政府单位、驻山单位形成合力,做好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工作,切实提升“人防”“技防”水平;网格化布设红外相机(40台)、定期回收相机数据等监测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活动和分布情况,为保护区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科学数据;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宣传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夯实林长巡林责任,加强巡林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林区“五清”、溪坑玩水、破旧宣传牌(警示牌)置换更新、林区道路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林区环境治理水平;组织开展绿美广东惠州生态建设行动基金捐赠座谈会,强化宣传,并于2023年6月举办了“绿美广东·光影罗浮”2023年惠州罗浮山摄影比赛,在全社会营造起“爱绿”的良好氛围。

 

 

建立一批义务植树基地

保护区(林场)坚持“植绿”“护绿”“爱绿”,为“绿美广东”增光添彩。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于2023年参与“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植物多样性监测及代表性濒危植物保育技术研究”,并荣获2023年“岭南动植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展厅里,工作人员正在向记者介绍近期开展的植树活动。

林伟通说,保护区(林场)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致力于高质量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秉持“绿了就是美了”“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理念,坚持科学植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的原则,积极开展植树活动,联合其他部门进行“共建林”“党建林”植树活动,以“党建红”促“生态绿”,建立一批义务植树基地,通过高水平环境建设,保护好森林资源,筑牢生态屏障,为社会创造更多生态红利,书写高质量“绿色答卷”。

 

 

图片:凌保康 陈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