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又在东莞作妖,怎么办?详见以下攻略
东莞+ 2024-03-06 17:48:38

好消息!据说广东特产的“回南天”,即将被冷空气赶走;坏消息!统一配方的“回南天”不知道啥时候又会杀一个回马枪,所以,面对“回南天”的各种作妖,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各方准备,尽量将其影响降到最低。

当“回南天”来了,我们可以从开车、家居、中医保健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准备,做到见招拆招!

出行、开车:

路面湿滑,警惕侧滑、追尾,保持车距、及时除雾

回南天和雨雾天气容易导致路面湿滑,当驾车出行时要及时注意给车除雾、除湿,同时,路面上虽然没有积水,但仍比较湿滑,所以要注意控制车速,在路面湿滑的情况下,车辆如果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想要刹车,很有可能就会因为湿滑导致车辆失控,所以还需有效防止车辆侧滑、追尾、侧翻。

遇到回南天和雨雾天气,驾车出行要注意降低车速、避免紧急制动,保持车距,切勿超速行驶 。这里的“雾气”,既指自然的天气现象;同时也指车辆挡风玻璃凝结出的一层雾气。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影响驾驶人的视线。

面对雾气的干扰,需要注意正确使用灯光。当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同时,还要及时给车窗除雾。除雾按照实际操作,有两种,一种是冷风除雾,这种效果更快,但是容易由于车内外温差大,导致新的雾气产生,还有一种是热风除雾,这种所需时间耗费更久,但是有效对空气进行了干燥,持续的效果会更好,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正确的除雾是打开空调并调至吹风挡给车窗除雾。干燥的冷风会在挡风玻璃上形成一道“风墙”,从而阻止水蒸气在玻璃上堆积,起到除雾的效果。当感到车内潮湿时,上车可以打开空调外循环冷风,让车内的空气进行流通,这样不仅可以除去雾气,还可以有效去除车厢内的湿气,让车内迅速干燥。

值得提醒的是,切忌在行车过程中擦拭玻璃,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潮湿天气,还可以在车内放置干燥剂或除湿盒,避免车内发生霉变等状况,还可以放一些竹炭包,不仅能吸收氯化物、硫化物、甲醛等有害物质,还可以除臭吸湿。

居家:

电器需保养,警惕电器潮湿引发火灾

“回南天”时大雾弥漫,墙壁、地面也开始“冒水”,值得提醒的是,不止是干燥的天气容易导致火灾,潮湿天气也同样容易引起火灾,原因是“回南天”增加了空气里的湿度,电器容易附着水汽,导致电器短路等情况,引发火灾。

“回南天”易发生电器火灾的原因主要有电线老化长时间被雨水侵蚀短路打火;电器内灰尘杂质因潮湿而变成优良导体,通电状态下被浸湿的灰尘杂质极易被电流击穿,引起燃烧;电源插头接触不良,空气潮湿后导致极间导电参数变化发生漏电、短路、打火等。

因此,回南天前,需要对家中电器、线路进行大检查,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及时更换老化电线和电器,家用电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各种家电最好每天都开启一段时间,利用电器通电后产生的热量对电器内部进行除湿。

尽量少用拖线插头,若要使用,插线板上的插座一定要插实,如果插得不紧,即会给电弧产生创造条件;高负荷用电、私搭乱接电线等也易引发火灾,如有此类现象应及时处理。对容易被雨水浸泡的电线,应采取迁移或架空等防护措施,在潮湿、高温、腐蚀场所内,严禁绝缘导线明敷,应使用套管布线;除购买合格正规产品外,使用后要及时切断电源,不要在附近摆放易燃物品,切记不能超负荷用电;电暖器与烘烤衣物要保持一定距离,使用电暖器时也要避免与沙发、卧床、家具等可燃物靠太近,防止引燃发生火灾。使用过程中人不得离开,使用完毕要及时关闭电源并拔下插头。

值得提醒的是电视受潮或有爆炸危险,回南天时电视如果长时间不用,可能会导致电视受潮。最简单的方法是关机,然后利用电吹风对电视机的后壳散热小孔吹风一段时间,把里面的水汽吹干,再通电使用。电视机不用的时候可以用防尘防潮布或者塑料纸套上。

洗衣机作为电器,潮湿会造成绝缘电路系统的老化,久而久之有可能造成线路故障,形成漏电安全隐患,洗衣机防潮只需要购置一个洗衣机底座,把洗衣机垫高,这样可以使得底座与地面的空间增大,增加空气对流,最好是把洗衣机安装到通风性较强的位置,比如阳台。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冰箱、微波炉等电器。

空调也可能成为空气杀手,虽说现在空调自身具有抽湿功能,但是遭遇回南天,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有明显温差,空调管道内会产生水汽,并与灰尘混合滋生细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空调的防潮养护工作需做足。

总而言之,电器最直接的“防风湿”方法就是通电,每天保持电器2—3个小时的开机状态,通过自身发热驱散内部潮气,能防止电器元件损坏。

养生:

防滑倒,常煲祛湿功效汤肴喝

回南天对人体也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潮湿、黏腻、睡觉解不了困等,从中医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日常煲祛湿汤肴,饮用祛湿汤的方法进行身体养护,同时,也要预防呼吸道、胃肠道疾病,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要及时注意地面湿滑,需谨防跌倒。

春天气温多变,小儿脏腑娇嫩,脾肺常不足,抵抗力差,容易受外邪侵袭,导致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同时,回南天天气潮湿,孩子也容易感染肠道病毒引起拉肚子;天气潮湿引起食物变质,碗筷没有消毒干净也可能引起拉肚子等。

此时,医生提醒,要呵护好孩子的脾胃,注意饮食有节,保证睡眠时间,大雾时减少在室外的时间,出门时建议戴口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老人行走,要注意路面湿滑,做好防滑等安全措施,保持家居地面干洁,外出时不要穿鞋底磨损严重的鞋子,慎防地面湿滑跌倒。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动作不灵活、骨质疏松,下楼梯、踏台阶或出入洗手间、菜市场等,都要格外留神,避免不慎摔倒致伤。晨间雾大湿气最重,老人宜减少户外活动,可在家里打打太极、做做保健操。

骨科医生提醒,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髋部骨折,经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就是因为很多人害怕手术,选择了保守治疗,看起来安全简单,但长期风险更大,其次是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多由老年患者缺钙、蜕变等因素影响。

回南天时人体内的湿气也加重,容易疲劳、春困、睡不醒、食欲欠佳等。中医师提醒,回南天要少吃生冷瓜果,不要喝冷饮。可以多吃五指毛桃、陈皮、橘红、土茯苓、芡实,薏苡仁,茯苓,鸡蛋花、木棉花等来祛湿健脾。还推荐祛湿汤:五指毛桃茯苓汤、淮山薏米芡实汤、扁豆薏米煲鸡脚汤等。这些都是常年湿气重的岭南地区,民间智慧传承下来的祛湿食疗方,好喝不油腻,祛湿又正气。

/相关链接/

“回南天”防潮TIPS

“回南天”时千万要记得紧闭家中的窗户,特别是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防潮的最重要时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较午间更高。

中午有阳光也别开南窗。中午是室外气温最高的时候,室内外温差也最大,这个时候通风,有时会引致室内地面、墙面水汽凝结更加严重。

居家对抗潮湿小方:

1.铺报纸,报纸铺在地上,既能吸湿又能防滑。

2.点蜡烛,点蜡烛能使水汽无法凝结,从而降低室内湿度。如果家里已经出现霉味,可以选用含天然植物香薰精油的蜡烛,既可以干燥空气,又可以去除霉味。

3.用热水加盐拖地板,盐能加速水分挥发。

4.利用抽湿机、空调或暖风机降低空气湿度。此外,把除湿剂或除湿盒放在家里各个角落和湿气重的地方,可以有效吸附水汽。

 

文字:记者 冯静 图片:曹雪琴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