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长的眼中,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不可能会与艾滋病有所交集,其实艾滋病离孩子们并不远!
事实上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比例逐年增长,校园正成为艾滋病感染的温床。
小智(化名,男)是一名在校大一的学生,高中时由于读书生活感到压抑,便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了一名在校大学男生,两个人互相产生了好感,便确定了恋人关系。
高考结束后他们见面了,在相处期间有了性接触,但两人从未采取过安全措施。
直到上了大学,小智才在一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讲座中了解到男男性行为的危险性,进行了第一次艾滋病抗体检测。
一周之后,小智的艾滋病抗体检测报告出来了,确诊为艾滋病抗体阳性。
小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我们也为他深深惋惜。如果他们早点对艾滋病有多一点认识,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结果......
随着时代的开放,青年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偶遇性行为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也较早。
性教育方式比较单一,青少年很少接触到系统、全面、正确的性教育。导致学生在艾滋病知识掌握上有所不足,缺乏防艾知识和意识。
1、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2、交友时有必要了解性伴侣的健康状态,决不能仅仅依靠外表判断性伴是否健康,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
3、远离毒品。注射吸毒会增加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使用新型毒品、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如果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等高危行为,(例如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务必不要惊慌失措,还有“后悔药”可以吃!
及时到专门的机构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只要及时、全程地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可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大大降低。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72小时内仍有较高的阻断率。
与其寻找“后悔药”,不如提高警惕,保护自己,远离艾滋,远离恐惧,快乐生活!
来源:东莞疾控、寮步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