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继2024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接力召开。新春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高质量发展号角响彻莞邑大地。作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东莞理工学院做了哪些探索,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对此,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里,东莞理工学院激发动能、加速跃升,围绕“冲博扩硕强本科、提质增效上水平”目标任务,加快完善“四个一流”体系,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19名教师入选顶尖科学家影响力榜单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广东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马宏伟表示,东莞理工学院主动担当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历史使命,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开展高效能应用科学研究。
人才自主培养方面,学校坚持践行“产学融创”理念,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不断提质增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深层次推进,与华为新一轮产学研战略合作全面铺开。
2023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13门,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新增获批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牵头发起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发展联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继续勇取国金,挑战杯实现历史性突破,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和最高荣誉称号“研电之星”。以优异成绩通过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项目中期评估,被列为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
人才引进培育方面,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首位战略,开展“团队建设年”主题活动,新增全职加盟院士2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实现“零”的突破,入选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教师19名,依托学校申报的东莞市战略科学家团队项目顺利立项,“城市安全防灾应急教师团队”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科研优势特色凸显
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投身“双百行动”
学科攻坚方面,学校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先导,按照制造业发展趋势进行布局,以学科专业集群对接服务区域重点产业集群。
2023年,学校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攻坚行动,牵头承建国家级跨国技术转移机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增至4个,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0个,基于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实验用户数据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服务社会更显实效。学校高位谋划推动“双百行动”,多措并举帮镇扶村,扎实推进援疆援藏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学校按照“县域所需、高校所能”原则,在找准需求、抓好重点上深化校地共建,推动“双百行动”走深走实。在韶关新丰县,确定了首批6项共建项目,签订了3份协议,与3个帮扶镇对接;在揭阳普宁,确立了20余个共建项目,有4个重点项目揭牌签约。此外,组建两支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全面投身“双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