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医护上演极限抢救!七旬阿婆心跳停止70分钟后奇迹发生
东莞+ 2024-02-18 18:05:27

东莞的李婆婆今年70多岁,患有多年心脏病。近日,她心脏病发作,被紧急送到东莞市东坑医院。

令人没想到的是,刚到急诊科没多久,李婆婆就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医生周家瑞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迅速呼叫心内科、ICU、麻醉科等多学科支援,彭达平副院长(兼大内科主任)、医务股股长杨纯国等先后到场,持续实施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肾上腺素静推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抢救60多分钟后,李婆婆的呼吸心跳仍然没有恢复迹象,抢救室外的家属十分焦急和不安。

虽然希望渺茫,但医护们没有放弃,抢救70分钟后,心电监护仪上有了细微反应。

李婆婆终于有了微弱的心跳和呼吸,在场医护心情都非常激动,顾不上浑身疲惫,继续进行抢救。

抢救90分钟后,李婆婆奇迹般恢复了心跳和自主呼吸,转入ICU继续治疗,之后没多久就苏醒了,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目前,李婆婆已经康复出院。出院时,李婆婆的儿子紧紧握着医生的手,送上2面锦旗。他激动地说:“多谢你们的坚持不懈,让我们一家可以团聚过年!”

李婆婆的家属送锦旗

其儿子反馈,现在她精神状态不错,还帮忙一起做家务,还能一起下厨,一家人其乐融融。

该院急诊科副主任谢溢升介绍,心跳骤停后,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四分钟。如果超过四分钟,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持续30分钟抢救仍无生命体征恢复迹象,一般就很难完全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黄金四分钟内如果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是有可能挽回生命并康复的,主要是用对技巧和方法。

【知多D】

心肺复苏急救步骤

“黄金四分钟”是指:患者倒地的第1分钟内,为第一个黄金点,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90%;倒地的头3分钟之内,是急救的第二个黄金点,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如果在4-6分钟以后再急救,即使被救活,恢复正常的概率很小。所以,人人都应该学习心肺复苏术,具体步骤如下:

1.评估和现场安全: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先生/女士,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急救者应向他人告知拨打120急救电话。

2.脉搏检查: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时间不能超过10秒。

3.胸外按压: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解开衣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4.开放气道: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应该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

5.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

注意:通气比率为30:2(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患者恢复呼吸后,将头往一边侧,方便呕吐物吐出来,并将衣服整理好。

 

文字:记者 李广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