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物流通关模式,东莞跨境贸易便利化实现新突破
东莞+ 2024-01-31 16:18:18

“分送集报免担保等政策落地,预计可直接节约企业经营成本200300万元,同时也将有助于公司在综保区拓展更多的进出口业务。”东莞飞力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温锦波说。

东莞建设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的举措初见成效,去年完成电子元器件进出口额1014.51亿元,同比增长24.12%。其中,东莞飞力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就是分拨中心建设受益代表企业之一。

去年,东莞通过聚焦建平台、促发展,力促跨境物流通关模式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东莞跨境物流便利化水平,优化企业通关环境。营商环境评价“国际贸易”指标排名全省前三,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特殊监管区发展新突破

近日,一辆辆满载电子元器件的货柜车有条不紊地从黄埔海关辖区的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驶出,随后经东莞港转海运出境。去年,虎门港综保区电子元器件一线进出口货值达1014.51亿元,同比增长24.12%。

去年3月,广东省出台《关于聚集贸易高质量发展建设进口基地的实施方案》,布局东莞建设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为此,立足虎门港综合保税区电子元器件进出口业务主导地位突出的特点,相关部门推出扶持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6项措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产业聚集、强化风险防控,全力支持电子元器件特色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专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向企业介绍海关支持分拨中心建设措施,引导鼓励企业用好两步申报、保税货物点对点直接流转、真空包装查验模式等政策,提升电子元器件提货时效,有效保障集成电路等关键零部件供应韧性。

政策红利的释放,让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的打造驶向了“快车道”。去年全年完成电子元器件进出口额1014.51亿元,同比增长24.12%。此外,东莞新增京盛、邦吉达、海晨3个保税仓,其中京盛保税仓全年实现进出口超200亿元,为保税物流发展提供新动能,去年东莞全年保税物流全年进出口3113.9亿元,同比增长5.2%。

未来,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还将持续释放综合保税区政策红利,依托“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打通电子元器件出口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加自主的出货时间和更加便捷高效的出口路径,同时推动综合保税区电子元器件监管模式优化升级,加快推动华南电子元器件分拨中心业务提质拓量。

物流通道建设再提速

“通过东莞港与越南海防之间的‘点对点’航线,货物基本可以实现‘两天到港、五天到门’,非常便捷,而且准点率高,可以为合作企业提供价格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供应链方案。”广州华贸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宝山告诉记者。

朱宝山所说的东莞港与越南海防之间的“点对点”航线是东莞港面向RCEP地区“东盟快航”航线之一。

目前,东莞港开通的RCEP航线已经基本实现了RCEP区域主要港口航线全覆盖。密集航线的开通,一方面可以实现“物畅其流,货通四方”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东莞企业抢抓RCEP新机遇时提供一条更稳定、更快速、更低成本的物流通道,助推东莞外贸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东莞港

数据显示,去年,东莞新开通土耳其、日本、印尼等8条外贸航线,累计开通内外贸航线突破124条。通过抓住RCEP契机,东莞港还打通进口水果通道,去年以来进口水果货物重量1.4万吨,完成进口货值2.8亿元。

此外,莞港水运专线运作平稳,成为了除陆路运输通道外的有力补充,去年全年完成集装箱进出口13.5万标箱,日均369标箱,货值约50.3亿美元。

铁路运输方面,去年,东莞开行中欧班列(含中亚班列)46列,集装箱5044标箱,货值为21916.75万美元。中欧班列的有序运行,对稳定地区经济发展、畅通“东莞制造”出境物流通道、降低企业外贸货运成本等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全力服务广东“稳外贸”大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动能。

空港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现在通过空港中心出口货物通关效率很高,从货物装车到完成所有报关、查验等环节并运至香港国际机场,全流程只需不到1天的时间,通关等综合成本降低了30%。”东莞市中隽贸易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刘朗说。

空港中心是全国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该项目把香港机场安检、打板、货站收货等核心功能前置到东莞,空运货物在空港中心完成上述处理后在东莞港搭乘船舶直达香港机场上飞机,便可直达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

沙田海关关员对“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出口货物进行现场查验

“项目在全国首创跨境安检前置,通过在东莞设立香港机场货站,将出口货物集拼、航空安检、打板,以及进口货物拆板、理货等功能延伸到内地,企业经香港机场进出口货物在空港中心就能实现‘直提’‘直装’。”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据悉,为助力空港中心项目稳步运行,相关部门深化“智慧监管”改革,实行嵌入式顺势监管,将海关监管作业嵌入到航空物流操作中,实施海关检查前置,避免二次安检和打板。同时,加强与场所运营方、企业的联系沟通,根据企业的货物入场时间提前规划工作时段、调配监管人力,根据航班时间和企业需求安排值班,全力实现海关监管环节“管得住、通得快”。

得益于便利的通关环境,空港中心的业务迎来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空港中心去年全年进出口326航次,货重2788.14吨,完成进出口货值15.33亿元。

此外,在“单一窗口”功能平台应用方面,东莞企业累计单证总申报量突破800万票,其中11月的广东“单一窗口”货物申报覆盖率达到99.6%,实现市内口岸全覆盖。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东莞图库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