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财政部、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医保基金飞行检查(简称“飞检”),特别是针对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包括医保内控管理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情况等。但医务人员在应付飞检过程中,需要被检查的数据量庞大,且存在不同时期政策差异,执行过程导致严重内耗,基层人员“怨声载道”,严重影响正常医务工作开展及心理健康。
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民盟市委会建议健全医保信息化全过程,加强信息互联;加强医药采购流通的监管,建设数字化市级医疗机构医药流通和使用监管平台;融合医疗信息系统服务模式,实现高效业务赋能,探索新时期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东莞样板”。
健全医保信息化全过程,加强信息互联
面对医保的解读存在信息差等问题,民盟市委会建议由市医保部门牵头建立医保政策解读信息平台加强信息互联,定期组织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业务部门及临床有关医务人员就医保有关政策开展业务培训,确保其对医保政策准确理解和把握;同时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及时纠正,避免同类违规现象重复发生;对各级医疗机构提出的医保、物价等政策、细则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明确回复和高效解决。
同时,积极推动我市各级医保部门与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解决目前医保基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差问题,在各级医保部门与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医保基金使用和管理信息化公开,实现各医疗机构能对其内部医保基金使用有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自查自纠。有效解决目前我市在医保基金使用和监管存在的问题。
加强医药采购流通监管,建设数字化市级医疗机构医药流通和使用监管平台
对于医保使用和监管缺乏全流程的信息化等问题,民盟市委会建议由市卫健局牵头建设,推动本市监管和省级药品采购平台等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推行票据信息电子化监管为医保基金使用做好预判提高监管效率。
建议建立全市统一的医疗机构医药流通和使用监管平台,优化我市医疗机构监管方法和效率。通过大数据对医药目录执行、采供交易合规、赋能医疗机构内控及精细化管理,对全市范围内的公立医疗机构,采购交易合规及交易真实性,进行监管及信用评测。
融合医疗信息系统服务模式,实现高效业务赋能
面对医护人员需要考虑非医疗业务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情况,民盟市委会建议由市卫健局牵头,以提高医疗机构在医药采购过程中处理采购供应链条上配送企业和采供业务关系的效能,降低医护人员的非医疗业务环节的工作量,促进资金合规使用为目标,融合社会资源共建医疗信息系统服务平台。
通过服务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医疗医药供给侧改革,构建新的服务模式,能够在实现医疗机构医用物资零资金占用的情况下,保障医疗机构医用物资供应及时、安全。提升医疗机构整体运营效率,降低医疗机构在医药、医用耗材购销方面的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