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东莞两会|市政协常委谭福龙:连续两年获“履职优秀”
东莞+ 2024-01-30 17:17:17

1月30日上午召开的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听取了政协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表彰了政协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来优秀(表扬)提案和办理提案先进单位。市政协常委、民建东莞市委会副主委谭福龙去年提交的《关于引进多层次资本助力我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荣获市政协2023年度优秀提案。谭福龙对于自己的提案能够获奖倍感振奋。

连续两年获“履职优秀”

2023年东莞两会期间,谭福龙提交的《关于引进多层次资本助力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这一提案,建议要引导村组资产投资东莞的“专精特新”企业,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同年,东莞市正在就村组资产的管理进行立法。

“在政协委员的履职生涯中,看着自己的一些提案获得认可,能够落地,在我市的经济、文化、民生建设中起到作用,这是我觉得很有获得感的事情。”2022年和2023年,谭福龙连续两年获“履职优秀”。

谭福龙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精心撰写的提案得到了肯定,大大鼓舞了履职热情,2024年,他将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方面深调研、建真言,为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出力献策。

东莞市拥有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变身“流量明星”引来大量人群围观。人形机器人成为新风口,究竟该如何落实?今年东莞两会期间,谭福龙将焦点放在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方面,带来了关于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提案《以资本+应用场景+产业人才打造东莞人形机器人产业应用全球高地》。

2024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要优先支持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未来产业在东莞落地,加快培育未来产业集群。2024年1月,《东莞市支持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发布,从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促进投资项目落地、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推动企业升级改造、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强化场景应用引领、人才引育产教融合、金融赋能产业发展、营造产业发展氛围10个方面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升级。

东莞市拥有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形成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和谢岗镇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涵盖智能系统、本体和系统集成商、零件设备等产业链环节。2022年,东莞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在广东省排名第一,共拥有各类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主体达4689家, 包括拓斯达、云鲸智能、中天机器人、伯朗特、智赢智能、海智机器人、凯宝机器人、天机工业、思沃精密、沃德精密等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龙头企业。

建议打造东莞人形机器人产业应用全球高地

谭福龙认为,东莞制造人形机器人在核心技术基础方面面临着各种挑战,例如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电机驱动器、力传感器、MEMS姿态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等存在缺失。在产业方面,东莞的机器人企业规模较小,市场份额不大,人形机器人重点领域和高端零部件领域的企业相对缺乏。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工业制造,东莞的全球供应链具有人形机器人产业应用场景的天然资源禀赋。”谭福龙表示,下游应用场景包括物流仓储、工业制造、医疗、教育、救灾救援、公共安全、家庭陪护、巡检、清洁、智慧城市等。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处于早期阶段,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及软件系统、中游本体和集成商等企业处于研发投入大、产业应用订单少的局面,我市应以政务、企业应用场景优势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应用城市IP,主要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行业应用标准、融资租赁服务集群、政府奖励、采购补贴、技术研发补贴、企业授信新规、产业应用学院(机器人训练师、售后工程师、维修工程师)等方面发力。

同时,他还提出,东莞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链主企业联合在莞高校成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学院。在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方合作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的基础上,推动链主企业与东莞本土高校成立更多产业学院,聚焦机器人训练师、应用师、视觉工程师、算法工程师、销售工程师、售后维护工程师等培养。

文字:尹金钟 图片:尹金钟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