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东莞两会|市政协委员邹润榕:提升镇域主导产业能级,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东莞+ 2024-01-30 16:20:56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更是东莞高质量发展、实现浴火重生的重大机遇。今年东莞两会上,“百千万工程”话题引发委员们热议,市政协委员邹润榕认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镇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规划和主导产业发展将对东莞市产业总体布局起重要作用。

她表示,对于制造业立市的东莞来说,城乡区域发展高度融合,尤其是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定位好新的主导产业和梳理好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才能赢得现在和未来。让资源更积聚,发展更协调,特色更鲜明,才能在“百千万工程”中做出“样板间”的品质。

存在问题

镇街主导产业结构等欠优

“目前,东莞镇街存在主导产业结构欠优、统筹协调欠缺、争取向上资源和用好现有资源还有待提升等问题,影响未来发展。”邹润榕说。

具体而言,各镇街主导产业结构不优,产业方向重复交叉。在市场驱动和政府引导下,东莞各镇街近20年来的产业主导方向已经确定。然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迭代更新,原有方向已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各镇街产业同质化程度高,新兴产业方向模糊。

“举例来说,我市认定的36个专业镇中,传统产业如食品饮料、服装占比近一半,电子信息产业占三分之一,但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重合度不高。尤其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方面产值规模尚小、内涵理解不透,因此在招商引资时方向不够精准。”邹润榕说。

镇街统筹协调欠缺则表现在各镇街尽管积极主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但缺乏统筹协调,合作机制不健全。因此,出现了招商项目间优惠条件相互攀比、偏重短期效益等现象。对于中试验证平台、低成本空间等长周期、长期见效的公共研发创新资源持保留态度,对成果转化、风险投资项目等更是无所适从。

另外,向上争取资源和用好现有资源的能力有待提升。比如,在借助专项债等手段,积极布局主导产业,增强主导产业的发展后劲方面不足。由于过于谨慎,“沉睡”的账上专项资金,没有着落的资金现象还普遍存在。在高效利用好“双十”产业集群的国家省市专项经费,最大限度地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还有待提升。

对策建议

做好主导产业定位协调发展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邹润榕建议,东莞要精准定位镇域经济主导产业的核心功能、大力提升镇域经济主导产业的质量、推动镇域经济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镇域经济主导产业错位发展和跨区域合作、打造主导产业的亮点工程,出台推动主导产业的特色政策,从而有效提升镇域主导产业能级,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精准定位镇域经济主导产业的核心功能方面,要加强工作谋划,发挥产业规划的统领作用。综合考虑各镇街的工业基础、商贸条件、产值规模、收入情况等因素,结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方向,精准确定各镇街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细化发展任务书、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路线图等方式,一把手重视、各部门凝聚共识,有组织地实施、有机制保障。

在大力提升镇域经济主导产业的质量方面,以科技创新赋能带动镇街高质量发展。通过企业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落地、人才队伍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等措施,探索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加强技术创新、突出品牌效应,打造创新创业环境,活跃产业辐射带动。

在推动镇域经济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方面,有条件的专业镇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智能终端、第三代半导体、新型储能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有条件的典型镇着力朝着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技术等未来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努力。加快重大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等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在推动镇域经济主导产业错位发展和跨区域合作方面,在市级的总体统筹安排之下,各镇街集中要素资源,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加强跨区域合作,形成合力,解决阻碍发展的关键因素。重点支持发展难度大、产业链依存度高、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实现优势互补。

在打造主导产业的亮点工程,出台推动主导产业的特色政策方面,积极谋划重大创新园区或特色园区、大型项目,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宣传推广促引才引智引商引企。制定有特点的科技、教育、人才组合政策,加快引进和培育在主导产业方向的研究型、组织型、技术型人才等政策的出台。

文字:记者 梁盘生 图片:记者 梁浚锋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