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特刊 | 图解·东莞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东莞+ 2024-01-29 08:30:00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去年,东莞出台《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紧紧锚定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以“万亿”城市、“千亿”镇、“百亿”村为目标牵引,搭建市镇村三级指挥架构,构建起“1279”典型引领体系,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推动建立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分别担任总指挥和第一副总指挥。全市搭建起市指挥部、市指挥办、市工作专班和镇街(园区)指挥办“1+9+34”的指挥体系。

过去一年,东莞坚持制造立镇、产业强镇,加快产业“立新柱”,大力拓展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市完成土地整备7000多亩,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万家。

■去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公布,东莞10个镇入选典型镇;15个村(社区)入选典型村。图为东坑镇丁屋彭屋黄屋片区 记者 程永强 摄

东莞把人居环境提升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先手棋,围绕“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目标,以美丽圩镇建设、和美乡村建设、绿美生态建设为主抓手,全面推动城乡旧貌换新颜。累计建成“四小园”9613个,96%的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拆治兴”并举启动全市城中村改造项目67个。全市576个有属地的村(社区)100%达到“宜居圩镇”标准,其中有400个村(社区)达到“示范圩镇”标准,我市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在省住建厅评价验收中获全省第一。

东莞把促进千万人口共生共荣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落脚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要素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5%以上,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97所,实现村居全覆盖。全年完工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2所、公办幼儿园36所,新增公办学位6.5万个。“零分红”村降至18个,凤岗镇雁田村成为全市首个“百亿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领跑全省。组建32.7万人的东莞义警队伍,广泛发动“两员”“两长”等群体参与群防群治。东莞平安建设连续五年“优秀”,获颁5个省“平安鼎”,数量居全省第一。

去年11月6日,广东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召开。会上公布了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共有22个县、110个镇、1062个村入选。其中东莞有10个镇、15个村(社区)入选,居全省前列。

进入新的一年,东莞将紧紧锚定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动全社会力量,不断激发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重塑东莞发展新优势。

东莞将打好全域铺开整体战,高位推进城乡融合综合片区建设,持续释放“10+15”省典型镇村引领作用。同时,将打好人居环境攻坚战、绿美生态提升战、集体经济升级战、基层治理持久战,全力以赴把“百千万工程”抓出更大实效。

规划思路

出台《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

以镇村为主战场,以城乡融合为着重点,以“万亿”城市、“千亿”镇、“百亿”村为牵引,以扶持薄弱镇村加快发展作托底

做好镇域提质文章,对标先进县区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

制造立镇

园区活镇

科技强镇

人才兴镇

现代城镇

做好村域振兴文章,建设集体经济发达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产业

集体经济

人居环境

乡村治理

精准帮扶

做好市域统筹文章,构建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强心向湾城镇发展体系

适度超前基础设施体系

和谐共生绿美生态体系

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

做好省域共建文章,扛牢省内对口帮扶协作任务:

强化产业共建

驻镇帮镇扶村

健全帮扶机制

目标任务

定性目标任务

以全市32个镇街、松山湖、滨海湾和597个村(社区)为主体

一年开局起步:2023年

●健全指挥体系

●健全工作机制

●健全配套政策体系

●资源要素投入明显加强

三年初见成效:2025年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民生“五个位”短板有效补齐

●“美丽宜居村”全覆盖

●省内对口帮扶协作有效推进

五年显著变化:2027年

●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催生更多经济强镇、和美乡村

十年根本改变

●各镇村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全市城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定量目标任务

抓两头,带中间,鼓励镇村跑马突围、奋勇争先

创先
2024—2027年长安、松山湖、南城、虎门GDP先后破千亿
诞生雁田、潢涌等总资产百亿村,50个村净资产超10亿元
进位

平均GDP超400亿元

60%以上净资产超2亿元,人均分红突破万元
消薄

全部镇GDP超150亿元

消除29个无分红村组,所有村年纯收超300万元

“10+15”省典型镇村

 去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公布,共有22个县、110个镇、1062个村入选

其中,东莞市茶山镇、东坑镇、寮步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长安镇、厚街镇、洪梅镇、麻涌镇等10个镇入选典型镇

万江街道滘联社区、南城街道石鼓社区、中堂镇潢涌村、麻涌镇麻三村、道滘镇大岭丫村、厚街镇涌口社区、长安镇新民社区、寮步镇横坑社区、凤岗镇雁田村、塘厦镇凤凰岗社区、谢岗镇南面村、横沥镇隔坑村、东坑镇丁屋彭屋黄屋片区、企石镇江边村、茶山镇南社村等15个村(社区)入选典型村 

推进举措

构建“1279”典型引领体系,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打造一个城乡融合综合片区

选取南城街道与厚街镇面积约104平方公里的城乡结合部区域,打造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科创+制造融合、生态+人文融合区域,全力打造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典型样板,再造一张东莞新名片

打造两个典型镇

长安镇:创先典型

力争2024年GDP突破千亿元,当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洪梅镇:消薄典型

力争2025年GDP超150亿元,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城镇

打造七个典型村

 

中堂镇潢涌村:侧重综合发展

2025年成为资产百亿元村,建设和谐善治美丽幸福村居

凤岗镇雁田村:侧重产业引领

力争2023年进入资产百亿元村行列

南城街道石鼓社区:侧重城乡融合

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美丽乡村

东坑镇丁屋彭屋黄屋村:侧重乡村韵味

打造“山水融合·古韵田园”的美丽乡村

万江街道滘联社区:侧重水乡风韵

打造生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美丽水乡

茶山镇南社村:侧重保育活化

打造“莞邑古村·岭南遗风”文旅融合发展典型乡村

塘厦镇林村社区:侧重产强村美

打造现代化产业园与优美人居环境相得益彰的宜业宜居乡村

开展九大行动

镇村规划提升行动

绿美城乡建设行动

村容村貌提升行动

城中村改造提升行动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行动

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行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行动

省内对口帮扶协作行动

文字:首席记者 林朝丰 图片:程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