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工作。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十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措施》,同样强调要“走出去”开展实践活动,鼓励组织中小学参与研学实践,落实研学工作经费保障等。
一年来,东莞大力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出科学教育20条,并将科普研学工作作为其中重要抓手。各学校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公益性科普研学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科普基地,沉浸式体验科学的魅力,让面授式的科学教育课堂转变为更加生动有趣的实践和体验。现“东莞慧教育”推出“科普研学”系列报道,聚焦东莞中小学科普研学课程建设,同品“研”味。敬请关注。

为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中蕴含的人文气息,丰富学生的科普实践活动,近日,南城阳光第五小学和寮步镇香市小学带领学生走进东莞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和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与学习交流,沉浸式探究植物的奥秘。研学让孩子们从老祖宗的农业智慧一路走到现代的生物技术,一起跟着孩子们来看看这趟奇妙的植物之旅吧~
走进农业科技园 探秘智慧农业
1月16日,南城阳光第五小学组织三年级的同学走进东莞市现代农业科技园三个展厅,开展“探秘智慧农业”课程的研学活动,体验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在智慧农科展厅,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二十四节气”、原始农业到近代高产作物引种、基因工程育种、太空育种等智慧农耕相关农业发展史。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计算时令变化的一种十分独特的历法知识,告诉人们以岁时顺序,教民耕作,不误农时,是中国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当时农业耕种的法宝。“哇,古人们这么聪明!”陈文超同学不由得发出感慨。

走进智雅兰谷展厅,同学们观察到绚丽多彩的兰花。其中,观赏性的中外杂交兰花非常奇异,此兰花保留国兰的幽香,增添外国兰的亮丽色彩,让人切身体会什么是“香若幽兰,美如天仙”。同学们认识到生物技术的魅力,先进的农业技术,让人们有机会欣赏到品种丰富、芳香四溢,美丽动人的兰花。

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在智创收耕厅。透明的屋顶镶嵌太阳能光板,同学们置身其中,体验了温室的魅力。参观闪着LED灯光的微型植物工厂——立体摆放着一行行鲜翠欲滴的生菜、颜色与形状都很奇特的南瓜、品种丰富的蔬菜与花卉,还见到了在岭南地区根本无法种植的棉花。
同学们在“行走课堂”中认真观察、仔细聆听、大胆提问,收获满满。智慧农业的生态、环保、节能、高产让同学们非常惊讶和惊叹。
通过研学,同学们在真实情境中观察、真切地感知农业科技的无限魅力,感受农业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科研精神,同时也感悟到食物的来之不易,有效拓宽了同学们的见识。
香博之旅 亲子共学
1月14日,来自寮步镇香市小学的15组家庭共30人来到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开展了主题为“香博之旅,亲子共学”的研学活动。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交流,直观地了解沉香文化,增进了亲子感情。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深入了解了莞香的历史、种植、结香、种类、用途及香市精神等。“原来莞香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啊。”同学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了解到在唐朝,香已由国外传入广东;宋朝时,开始普遍种植,尤以莞邑为甚。因东莞一带的土质特别适合该树的生长,出产的香料品质最好,名闻全国,是上贡的佳品,所以,人们又送给了它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它为“莞香”。
在研学中,同学们认识到了莞香的生长特性。当了解到一棵莞香,从小苗长成大树一般需要6-8年时间,长到10年才可以产香时,同学们感叹道:“产香需要的时间真长!”讲解员给同学们介绍道,莞香根据凿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白木香”“镰头香”和“沉香”。在莞香中,以沉香、奇楠香、女儿香最为出名。莞香的用途主要可以熏香、造纸、制成饰品和雕刻、制茶等。

这次的研学活动,学生收获了知识。学生亲身感受到古人奉献、诚信、勤劳与创新的精神。身为寮步的学子,学生认识到要把这些精神代代相传。他们表示:作为东莞寮步人,他们为自家门口的沉香文化感到骄傲。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