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正式印发《东莞市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智能机器人产业计划》),从加强产业链建设、打造标杆产业园区、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示范应用推广、抢抓人形机器人发展机遇、重点发力无人自主技术、强化机器视觉产业优势、培育优势企业发展、加快支撑能力建设、大力营造产业氛围等10个方面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升级。
《智能机器人产业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东莞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过2万套。
近年来,东莞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科学布局,在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区、东部和临深片区等区域形成了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集群,打造了完整的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制造产业链,成为国家第二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关键一环。
从“制造”向“智造”,回望多年的智能制造之路,东莞抓住了机器人这颗“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走出了一条从起步时的模仿到创新再到局部引领的路径,从低端的“代工厂”成长为高端制造的“梦工厂”,跻身“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发展潜力城市榜”第3位,托起了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从崛起到腾飞的梦想。
目前,东莞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有何特点?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东莞有何优势?《智能机器人产业计划》的正式印发,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本期“三人行”栏目邀请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辉、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峰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三人行
本期嘉宾: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谢宝剑
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钟辉
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峰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谢宝剑: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以智能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业展开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是东莞市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抓手。引入智能机器人技术可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钟辉:
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将极大促进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具有技术与市场结合紧密、应用创新领先的特点。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相比,东莞拥有成熟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智能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东莞市普密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峰:
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对于推动制造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力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实现智能制造。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柔性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新赛道带来发展新机遇
记者:作为以制造业起家的东莞,制造一直以来都是东莞这座城市的“拿手好戏”。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对于推动制造业升级有何意义?
谢宝剑: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以智能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业展开新一轮的激烈竞争,我认为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是东莞市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抓手。
首先,引入智能机器人技术可以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智能机器人有助于替代人力,推动东莞制造业的提质升级。其次,全球制造业市场竞争激烈,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能更好地推动制造业标准化。这种产业发展势必会优化东莞的人才结构,在制造业及科研等领域打下基础,塑造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品牌化的形象。此外,机器人在涉及环保、生物等特种作业生产方面能更好地取代人力,实现安全生产。
钟辉: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使得机器人向智能化、多场景方向发展。传统制造业运用智能机器人,比如智能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物流、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升级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且能够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同时也能应对劳动力短缺、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企业品牌形象。总的来说,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极大促进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周峰: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对于推动制造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力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实现智能制造。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柔性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关键零部件、机器视觉技术、无人自主技术等,为整个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看好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记者:作为全国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东莞正率先打造“机器人+”应用的地方样本。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相比,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有何特点?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东莞有何优势?
谢宝剑:第一,东莞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家底和基础,并且对于发展机器人有着强烈的应用场景需求。第二,东莞较早布局“机器换人”,已经有一系列高端制造产业和链条,较早进入制造业升级进程,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东莞毗邻广深,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中心”,能够很好地接受大湾区机器人整体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为东莞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技术支撑和方案支持。
钟辉: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具有技术与市场结合紧密、应用创新领先的特点。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相比,东莞拥有成熟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智能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东莞政府部门对创新产业的扶持政策,以及雄厚的资本和人才储备,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优势将使得东莞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在智能制造领域深耕二十多年,从以往客户反馈来看,智能机器人产业在东莞具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和产业上下游配套;二是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涵盖了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应用开发等领域,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三是东莞位于广州和深圳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四是东莞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市场主体活跃;五是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特别是在电子、家电、玩具等领域,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非常广泛,市场需求量很大。作为智能制造相关产业链企业,我们看好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并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周峰:广东省近年来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推广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之一,广东的机器人产业实现了稳步增长。
从区域来看,深圳以服务机器人为主导,广州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导,佛山和东莞以机器人集成应用为主导。这种分工合作有助于各地形成互补优势,推动整个广东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东莞来说,作为制造业强市,具备了巨大的“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需求。东莞拥有强大的产业链,为机器人制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东莞地理位置靠近深圳和香港,便于吸引来自这两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这些因素共同为东莞机器人产业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和支持。
加强“智造”场景应用,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
记者: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该如何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计划》落实?如何夯实基础,为全国制造业转型探新路?
谢宝剑:我认为《智能机器人产业计划》的印发,给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思路。第一,东莞依然要紧紧围绕大湾区产业需求,地处东莞、辐射湾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不断加强加深制造业应用场景,通过市场需求牵引智能机器人可持续发展。第二,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智力和人才资源,为东莞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第三,在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加强“智造”场景应用,尤其是要立足产业链思维,致力于打造智能机器人的全产业链。第四,通过政府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产业松绑带来更多更全面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的支持。
钟辉:从企业角度出发,希望政府部门能出台更多措施给民营经济提供定心丸,提升信心。首先,建议政府部门牵头推出一些智能制造项目补助机制,通过订单补助形式激励东莞本土的智能制造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其次,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大对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再次,树标杆,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制造企业,将其打造成行业内的品牌示范项目,加大对智能制造的宣传力度,为东莞制造业代言;最后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拓展,避免内卷,提升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周峰: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我认为要更好地落实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大对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的支持力度,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化水平,降低企业依赖进口的风险;其次,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此外,通过建设示范项目和推广典型应用案例,引导企业积极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提升行业整体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整个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为全国制造业转型提供新的探索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