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绿”镜比个Yeah! 2023年,东莞又是靓爆的一年!
东莞日报
2024-01-04 19:31:22
一直以来
东莞往往凭借
“世界工厂”形象出圈
但素, 在过去的2023年里
“绿美东莞”随处可见
妥妥占据话题C位
TA“气质”出众
蓝天白云持续出圈
森林、碧道、公园惊喜频出
「世界工厂」开出「诗和远方」
东莞生态文明建设

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1

森林、碧道、公园享不停!

图片

 

2023年,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世界工厂”——东莞的生态文明建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绿美东莞”成为东莞人的生活关键词。

 

在东莞南城的水濂山森林公园赏桃花,在大岭山森林公园上一节萤火虫观赏自然教育课,或在银瓶山森林公园谢岗景区打卡城市最高峰,已经成为东莞市民的日常。

 

图片

图片

有着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的东莞,截至目前,共有 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4个,各类公园绿地逾120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62平方米,建成绿道1399公里、碧道510公里、森林步道428公里、生物防火林带671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26%, 城市绿美环境显著优化,绿色惠民利民成效更加突显。
图片

 

▲谢岗镇荣获“广东省森林城镇”称号
2023年, 东莞还启动了44个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 其中,优选9个相对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此外,力争全市五年建成100个以上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示范点。目前,谢岗镇、厚街镇、寮步镇、大朗镇、横沥镇获得“广东省森林城镇”称号。

 

2

“气质”出众,东莞蓝持续刷屏

图片

追“青”逐“绿”的东莞,绘就蓝天白云新画卷。

 

2023年12月20日,生态环境部通报2023年11月和1月-1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图片

 

截至11月30日,东莞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4%,同比改善9.1个百分点,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位居第18位。其中,臭氧(O₃)平均浓度为1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5%,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图片
图片
▲松山湖欧洲小镇
周末就算不想外出,在家中也能拍出惊艳朋友圈的大片。让人在屏幕里就能感受,东莞专属的好天气。“东莞蓝”持续刷屏朋友圈!不少市民纷纷表示,生活在这片蓝天下,做起事情来亦特别起劲。
“东莞蓝”持续刷屏朋友圈的背后,关键是抓住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牛鼻子”。 臭氧是影响东莞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源。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查找原因,会同各相关镇街(园区)、部门制定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狠抓移动源、工业源、面源治理,强化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应对力度,全力提升东莞环境空气质量。

 

3

碧道和口袋公园不断上新

图片
“绿美东莞”,让生活充满随处可见的小确幸。

 

碧道,被称为“城市治水升级版”。 截至目前,东莞建成绿道1399公里、碧道510公里。
图片
▲长安莲花湖绿道
碧道是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
图片
▲万江碧道旁的粉黛乱子草
图片
▲茶山寒溪河碧道
通过碧道升级改造,将社区沿线人文、自然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图片
▲洪 梅水乡中心公园
图片
▲企石东山村卫生黑点改造成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的建设,采用织补式、碎片化的模式,提升了城市“颜值”,成为靓丽的城镇名片。建设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实现“转角遇见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绿色福祉”,加速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到实处。 2023 年,全市建成口袋公园66个,累计建成口袋公园415个。

 

4

“无废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图片
“绿美东莞”才能创造“变废为宝”“工厂变身花园”“垃圾日产日清”的奇迹。
图片
▲虎门意澳女装公司,工厂变花园典范
一年来,东莞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工业和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无废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图片
▲万江花溪湾最后一块稻田收割
万江花溪湾是万江晚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一片农田,也是唯一的连片农田,共有420亩,一望无际的金黄硕果累累,吸引了不少市民朋友过来拍照打卡、观鸟。种植户表示, 秸秆粉碎还田环保无污染,将有助于“无废城市”建设。
图片
▲鸟雀从稻田飞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对于东莞来说,建设“无废城市”有利于解决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深化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5

古树名木多维度保护

图片
“绿美东莞”,是一种古老的守护。广东省共有5个古树群入选,大王山古树群为东莞唯一。
图片
大王山森林公园古树群面积为1200亩,共有500株古树,平均树龄130年,清溪镇现保存古树587株。
图片
图片
▲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园古树群

 

其中,500岁以上的一级保护古树名木2株;300—500岁的二级保护古树名木9株;100—300岁的三级保护古树名木576株最大树龄达到600多年。
图片
▲大王山森林公园古树群
在城乡建设和城市更新中,最大限度避让古树名木,促进古树名木与城乡基础设施和谐共存。结合特色精品村建设,加强古树养护,提高公园景观效果、丰富古树公园内涵,打造好古树主题景观区,将古树打造成美丽乡村的特色名片,在助力生态旅游、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6

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图片
“绿美东莞”,唤醒大城市里人们的五感,爱上种树,爱上绿色东莞。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条亦提到,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图片
▲东莞市民积极种树
41年来,东莞全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3088.87万人次,折合植树10894.84万株。
图片

 

2023年是第45个植树节。东莞市民自觉履行义务植树的法定义务,亲手栽下一棵树,亲自植下一片绿,共同营造一片林,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共建“绿美东莞”。

 

除了传统实地造林的义务植树,造林绿化、抚育管理、自然教育、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各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不断丰富,并积极参与“全民义务植树网”、“认种一棵树”等线上植树活动。
在过去的2023年里
东莞“气质”出众
蓝天白云持续出圈
但变美的步伐不会就此停歇
打开“绿”镜比个Yeah!
2024年,东莞继续做「靓仔」!

 

策划| 虞清萍 刘妍静

文字:任诗颖 谭雅文 综合东莞日报 制图:钟雨晴 编辑:任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