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莞企业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迎来“宏川30周年”的重要发展节点。
从初创时的小小化工贸易商到如今国内主要的化工行业综合服务商之一,宏川历经30年风风雨雨,其创始人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企业发展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近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林海川,讲述宏川扎根东莞这片热土发展壮大的企业故事,呈现莞企在时代浪潮中搏浪前行、勇立潮头的奋进强音,呈现一家企业和一座城“双向”奔赴的美好未来。


▲宏川集团董事长林海川 宏川集团供图
上市5年,规模增加5倍
东莞日报:回望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宏川发展经历了创业、转型、成长、壮大等几个重要的阶段,从一家乡镇企业——虎门化工贸易公司成长为国内民营化工仓储领域中的领头羊。请简单概括这30年发展中最重要的几个节点。
林海川:从1993年到2023年,30年间宏川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993年开始创业阶段,主要在虎门从事化工产品贸易,从前期做油漆、天那水、润滑油等化工产品的零售业务,到后来进入批发领域,规模不断扩大。
2007年,宏川进入转型阶段。当年9月,宏川第一家仓储企业东莞三江港口储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进入化工仓储这一新的业务领域。2008年,宏川正式确定未来上市的目标,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到2013年,宏川举起“并购”大旗,2010年成功收购位于江苏的太仓阳鸿公司。2013年,又成功收购位于江苏的南通阳鸿公司。
第四阶段,以宏川智慧2018年成功上市作为标志。上市5年多来,从原来以码头储罐为主,拓展到码头储罐与化工仓库“双主业”并行发展。过去5年多时间,宏川成功进行了十余次大型的并购,储罐容量也从上市初期的1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万立方米,实现近5倍的增长,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东莞日报独家专访宏川集团董事长林海川
打造学习型组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东莞日报:企业的发展和创始人的个性、经历、学识等有密切关系。在宏川30年的历程中,每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您原有的认知边界如何打破?以及随之带来的公司组织架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公司凝聚力如何提升?
林海川:在宏川转型期,2007年到2009年两年间,我开启了EMBA的课程学习,开始真正了解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对原有的认知形成颠覆,并开始实践到宏川内部的企业管理上来。
在创业初期,企业家大多亲力亲为,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要通过企业的理念、文化凝聚人心,通过现代化管理和专业团队运作企业。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习,也让宏川确定了上市目标,推动宏川在管理、业务等方面长期规范发展,推动宏川从传统企业迈入建立现代管理体系的企业。
▲宏川智慧旗下南通阳鸿库区航拍图
东莞日报:个人认知提升的同时,如何让全体宏川人的认知得到提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让员工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全力以赴地执行?
林海川:在我就读EMBA的过程中,每次上课回来都会在下一周的会议上和大家分享很多我在学习中感觉有道理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在工作中加以实践。但是讲了几次以后,发现效果一般,应者寥寥。主要原因在于,我是经过比较系统的学习,获得老师传授的第一手信息,而我所讲给大家的只是其中部分片段,无法与同事们的原有想法形成同频共振。
所以后来宏川启动了培训计划,我们于2009年联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建了企业内部大学——宏川管理学院,对各部门、各层级的骨干进行系统培训。一晃到现在十几年,宏川一直坚持管理学院的运作。事实证明,这十几年也成为宏川高速发展的时期。
▲2009年成立企业内部大学——宏川管理学院
落地东莞带有必然性
东莞日报:回顾宏川30年的发展历程,先后在东莞多个地方发展,东莞这座“双万”之城给公司的发展有怎样的助力?
林海川:我大学期间曾经在东莞虎门实习一个月时间,当时就感觉到虎门非常繁荣,周围每一个人都在想着怎么做生意、怎么挣钱,也经常碰到港商、台商,开放程度非常高,经济很活跃。这样的环境对我们的创业是有帮助的,让企业能够随着大潮不断地前进。
东莞三江港口储罐有限公司是宏川第一家仓储企业,也是当年虎门港(现已更名为东莞港)沙田镇立沙岛化工区第一个投产的大型仓储项目,我们赶上了东莞建设虎门港的历史机遇,也可以说,是虎门港成就了宏川这样一家全国性港口企业。
第三站,宏川总部搬到松山湖。松山湖环境优美,是一座科技之城、人才之城,对于企业树立形象和吸引人才很有帮助。同时,松山湖有很多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在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发展。
可以说,从创业初期落地东莞,到持续扎根发展,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东莞日报:在您看来,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林海川:学习、坚韧、创新。学习给人精神的力量,能够让人立大志,能够助人解困局。坚韧,企业家会碰到很多困难,必须要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第三是创新。时代在变,不创新必然被环境淘汰。
“我以前是个偏内向的人”
东莞日报:在企业发展中有没有哪一类事情,是您本不愿意做,和自身的性格不符,但是必须硬着头皮去做?
林海川:我本身是一个偏内向的人,原本并不特别擅长和人沟通打交道,创业初期主要的心思都放在业务上。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转型到化工仓储行业后,与内部同事和外部客户、政府部门等各领域的人沟通就非常重要。
在筹备建设东莞三江港储的时候,我对社会交往的认知逐渐发生了变化,应该说随着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东莞日报:您当前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会委员、民盟东莞市委会副主委、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松山湖慈善会常务副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还曾担任东莞市茂名商会创会会长和东莞市安全生产协会会长。对此,有怎样的感悟?
林海川:我的社会职务主要可以分为参政议政、政企桥梁、慈善公益三类,在社会事务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占比达3成。
第一类是参政议政工作。企业发展离不开好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的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出力。作为一名企业家,有义务参与这项工作。
第二类是搭建政企沟通的桥梁。发挥商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服务企业家们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第三类是慈善公益事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整体的不断进步。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帮助,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才会提升,企业才能够获得更好更平稳的发展环境。这是一个双向互利的过程。
▲2018年宏川智慧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创新驱动,进军国际市场,布局新能源
东莞日报:2023年宏川迎来重要的发展节点。对于宏川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林海川:第一,加强专业化管理。行业不断进步,宏川也要不断开拓创新,只有更专业化的团队,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才能迎接更激烈的竞争。宏川将继续大力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善用人才。
第二,谋划国际化布局。当前中国企业、产能和市场都在进行全球布局,宏川也将跟随这一趋势,积极谋划国际化布局,为客户提供全球化服务。
第三,持续创新。宏川一直有很强的理念,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持续生存。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中,宏川的业务模式、产品服务都要不断寻求创新。未来,宏川智慧将从单纯化工仓储服务商向化工综合物流服务商方向发展。这也是宏川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布局。
第四,布局新能源。目前,全球能源化工行业还是以石化原料为基础,但发展新能源和绿色化工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宏川现在也在积极布局绿氨、绿色甲醇等绿色新能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