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派④ | 男孩子不能哭鼻子吗?
东莞+ 2023-12-19 19:29:24

爱是一种本能,但高质量的爱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教育是双方的功课,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如何和孩子达成规律行为和爱的统一,更好地成就孩子未来?本期,小鱼老师为大家支招。

【案例1】

男孩子不能哭鼻子吗?

明明:有时候遇到生活上不开心的事情或者是困难,我无助的时候总是想哭,但我爸爸妈妈对我的眼泪非常地不耐烦,他们会用各种办法来阻止我哭泣,不让我自由的宣泄情绪,如果转移不了,就会直接愤怒地扼制。“你是男子汉,不许哭!”“哭解决不了问题,你要坚强!”面对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我该怎么办呢?

明明爸爸:男儿有泪不轻弹。孩子9岁了,作为男孩子,我们希望他面对事情能够更坚强一些。

明明你好!非常感谢你的来信和信任,小鱼老师能感受到你在面对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时的无助与无奈。其实,哭跟性别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它只是表达、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容易哭恰恰说明你是一个情绪丰富,感情细腻的男生。即使是男生,当感情积累到一定程度,也需要一个发泄的口子。

这时候,面对爸爸妈妈的不理解,我们一方面可以真诚地向父母表达自己哭泣的背后,只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通过哭自己的情绪能够更好地得到缓解。另一方面,你爸爸纠结的点其实在于“哭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可以哭,但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待情绪稳定后,该做什么做什么,让父母看到我们并没有因为哭而耽误了事,这样子也加深了父母对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信任。

哭不哭跟坚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最后选择了迎接生活的每一个挑战,我们也可以哭着勇敢,哭着坚强,你说对吗?

小鱼老师

明明爸爸你好!我能感受到你对孩子“坚强”这个问题上的关注与纠结。

哭泣,并不是女孩才有的专利。传统观念上我们都认为男孩应该比女孩坚强,也以这样的标准要求男孩。但心理学家却发现,男孩子在情感上更敏感,更脆弱。其实,孩子哭和笑一样,都是一种正常不过的情绪宣泄。真正的强者,反而更会表达自己的脆弱。

虽然知道了哭泣的真相,但在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稳定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哭泣。

共情孩子,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说出自己内心的需求。

温柔而坚定。坚持自身原则的同时,让孩子学会讲道理。我们允许孩子哭泣,但也要告诉孩子。哭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小鱼老师

【案例2】

我受不了爸爸妈妈的说教

小周:在家里我是哥哥,爸爸妈妈总希望我能多照顾弟弟,有时候会不停地说教我,让我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你觉得从弟弟手里抢东西对吗?”“细节决定成败,你明白吗?”爸爸妈妈总是没完没了地说教,让我很多时候都想离开家里,能够安静放松下来。

小周爸爸:我们希望孩子做事情能够更认真,更仔细,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如何用合适的方法和孩子沟通,我们还在摸索。

小周你好!小鱼老师能感受到你在面对父母说教时的那份烦躁不安及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其实是超限效应在作怪,刺激过多,刺激时间过长,从而引起逆反心理的一种现象。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对我们爱说教,其实更多时候是他们把很多希望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是关注和关爱我们的一种表现,只是他们不知道怎样的表达和沟通方式更为适合。尤其作为家中的哥哥,父母希望你对弟弟有一个榜样引领的作用,因而会对我们的某些行为进行放大。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方面会感受到作为哥哥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希望再继续自己因为父母的说教而烦躁不安。这里小鱼老师给你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好好交流,真诚沟通,让他们不要因为自己是哥哥而过高地要求,让他们批评有度,适度改变表达方式,避免对相同的话刺激自己。其次,尝试换位思考,父母说教背后反映的是他们的担忧与牵挂,我们理解了说教背后的含义,心理上也就不会那么反感了。再者,转念一想,如果我们能把事情处理好,他们也就不会浪费时间说教。因此,与其抵制他们的唠叨,不如加强自律,让他们放心。

小鱼老师

小周爸爸你好!非常感谢您的信任!我能感受到您迫切想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孩子,帮助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初衷是好的,然而实际效果却是微乎其微,甚至令到孩子厌烦。其实主要是我们在跟孩子的沟通上出问题,频繁的说教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防御,孩子宜采用回避、反对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立场。我们越想要让孩子信服自己,越是要克服说教欲,把我们的精力放在以下几点上,我们的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首先,注重和孩子的陪伴与互动,要想孩子听你话,先听孩子的话,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关心他、理解他,拉近亲子关系,增强彼此间的情感链接。其次,尽量少下定义多与孩子商量。再者,不要因为小周是哥哥就高要求对待,对待哥哥和弟弟要“动态平衡”,允许哥哥有犯错误的机会。

小鱼老师

/专家简介/

翟玉仪,东莞市东城第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东莞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能手,东莞市家庭教育慧导师团成员。永远相信,每个孩子都能闪闪发光!

文字:张理萌 见习记者 刘瀚擎 图片:受访者供图 制图:郑伟华 编辑:王宝光